汤睿(第4页)
---
[群消息结束]
这个原本轻松调侃的群,因为汤睿的遭遇而陷入了某种集体性的震惊与沉默。叶濯缨这个名字,第一次以如此强势且不可思议的姿态,闯入了他们的认知范畴。
自那盘石破天惊的围棋之后,汤睿去叶家的次数,肉眼可见地频繁了起来。
起初,借口自然是找叶濯舟谈事。但十次里有八次,他都会“恰好”遇到在庭院里看书、或是摆弄些奇怪仪器的叶濯缨。汤睿不再把他当作一个需要哄着的小朋友,而是以一种近乎平等的、带着探究与尊重的心态去接触。
他会带一些新奇但不显幼稚的礼物——一套绝版的数学典籍,一块据说来自某个实验室的特殊晶体标本,或者几盒品质极佳的黑白棋。叶濯缨通常会默默收下,道谢,然后继续做自己的事。汤睿也不打扰,有时就坐在旁边,看他演算,或者自己处理公务。
关系的破冰,源于一次偶然的技术讨论。
那天汤睿正和叶濯舟在客厅里,为一个新上线功能的用户留存率波动问题争论不休,数据模型似乎总有些偏差。叶濯缨原本在旁边的地毯上安静地拼装一个复杂的机械模型,突然抬起头,看向他们摊开在白板上的数据曲线。
“协变量干扰。”他清亮的声音不大,却让争论的两人同时停下。
汤睿和叶濯舟都愣住了。
叶濯缨放下手中的零件,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几个数据节点上画了圈:“你们没有剔除季节性活动带来的外部效应。这里,还有这里,峰值是虚假相关。”他边说,边在旁边空白处写下了一串简洁的公式,“用这个滤波算法预处理一下,再拟合。”
汤睿看着那串公式,又看看叶濯缨平静无波的脸,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击中了他。那不是被小孩指点的尴尬,而是一种豁然开朗的震撼。他立刻拿出笔记本电脑,按照叶濯缨的提示尝试。
结果令人震惊——调整后的模型完美地拟合了数据,问题根源清晰浮现。
“小缨……你……”汤睿看着屏幕,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叶濯缨已经回到地毯上,继续拼装他的模型,仿佛刚才只是随手纠正了一个拼写错误。“数据不会说谎,但解读数据的人会被表象迷惑。”他头也不抬地说。
从那以后,汤睿开始真正地将叶濯缨视为一个可以交流、甚至是可以请教的对象。他会带着一些不那么核心、但确实困扰团队的技术问题去“请教”叶濯缨。叶濯缨大多时候会听,偶尔会给出一些一针见血的点评,或者直接提供一个更优化的思路。他的解答从不拖泥带水,直指核心,常常让汤睿有种“原来还可以这样”的顿悟。
汤睿也发现,这个看似冷漠的少年,其实有着非常固定和纯粹的喜好。他喜欢围棋,于是汤睿潜心研究了几个古谱,终于在一次对弈中,逼得叶濯缨思考了将近十分钟才落子。赢棋后,叶濯缨看着棋盘,轻轻说了句:“有进步。”这让汤睿莫名生出一股堪比拿下大项目的成就感。
他注意到叶濯缨对甜食有轻微的偏好,尤其喜欢程宥文做的桂花糖藕。于是每次来,他都会“顺便”带上一份老字号的甜品,有时是糖藕,有时是别的,但总能精准地避开叶濯缨不喜欢的口味。
他们的交流依旧不算多,但一种奇妙的默契在悄然滋生。汤睿不再惊讶于叶濯缨超越年龄的智慧,而是开始欣赏他那份近乎透明的纯粹和专注。而叶濯缨,似乎也习惯了汤睿的存在,默认了他时不时带着问题和甜品闯入自己安静世界的举动。
一次,汤睿忍不住问叶濯舟:“小缨他……对谁都这样?”他指的是那种超越常理的智慧。
叶濯舟笑了笑,意味深长:“他愿意跟你说这么多,已经很难得了。你看他对赵文嘉,除了讨论算法的时候,基本不理人。”
汤睿怔了怔,心里莫名地泛起一丝微妙的、连自己都尚未察觉的喜悦。
关系的更进一步,是在叶濯缨十一岁那年冬天。汤睿的公司遭遇了一次不大不小的技术危机,竞争对手推出了一个极具威胁性的新功能。那段时间汤睿压力巨大,连续熬了几个通宵,眼底带着浓重的青黑。一次在叶家讨论时,他甚至因为疲惫有些走神。
叶濯缨看了他一会儿,突然起身离开了客厅。过了一会儿,他拿着一个U盘回来,递给汤睿。
“这里面有一个图像预处理算法的优化版本,应该比你们现在用的效率高30%。底层逻辑我写清楚了,可以让你的工程师直接集成。”
汤睿彻底愣住了,握着那个小小的U盘,感觉重若千钧。“小缨,这……这太珍贵了。”
“你用得上。”叶濯缨的语气依旧平淡,“而且,你看起来需要它。”
那一刻,汤睿看着少年清澈见底的眼眸,忽然明白,这份帮助并非出于任何利益考量,而是最纯粹的——我看到了你的困境,而我恰好有能力帮你。这种纯粹,在复杂的商业世界里,几乎是一种奢侈品。
危机解除后,汤睿想好好感谢叶濯缨,却被他一句“算法放在那里不用才是浪费”给堵了回来。汤睿没有坚持,但他记在了心里。
他开始更细心地留意叶濯缨的需求,不是物质上的,而是那种更深层次的、对探索未知的渴望。他会利用自己的人脉,帮叶濯缨搜集一些稀有的学术资料;会在叶濯缨对某个领域表现出兴趣时,找来相关的顶尖学者与他进行非正式的交流。
时光悄然流逝,叶濯缨依旧在学术的道路上高歌猛进,而汤睿的商业帝国也在稳步扩张。他们仿佛行驶在两条不同的轨道上,却又因为那份始于棋盘的默契和信任,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汤睿不再纠结于叶濯缨的年龄,也不再震惊于他的智慧。他只是习惯了身边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存在——一个可以与他讨论最前沿的商业逻辑,也能在棋盘上杀得他片甲不留;一个看似冷漠,却会在关键时刻递来决定性帮助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