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一家之言(第2页)
《汉书》继承《史记》而变通史为断代,开创了皇朝史撰述的先河。唐代史学评论家刘知幾称道《汉书》“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言皆精练,事甚该密,故学者寻讨,易为其功,自尔迄今,无改斯道”[24],说明了它在史学上的重大影响。
《史记》《汉书》被后人称为“正史”的开创者,其实它们在历史思想和撰述原则上各异其趣。
东汉末年,汉献帝命荀悦据《汉书》而撰《汉纪》三十卷,其书“辞约事详,论辨多美”[25],这是中国史学上第一部编年体皇朝史,后世史家亦多仿效。
[1]参见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5页。
[2]以上均见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99页。
[3]陆贾:《新语·无为》,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62页。
[4]陆贾:《新语·术事》,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7页。
[5]贾谊:《新书·时变》,阎振益、锺夏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98页。
[6]贾谊:《新书·过秦上》《过秦下》,阎振益、锺夏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14页。
[7]班固:《汉书》卷四十九《晁错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296页。
[8]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后论,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705页。
[9]班固:《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后论,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265页。
[10]班固:《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735页。
[11]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95页。
[12]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319页。
[13]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125页。
[14]司马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39页。
[15]参见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03~1404页。
[16]司马迁:《史记》卷三十《平准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42页。
[17]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319页。
[18]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43、3254页。
[19]司马迁:《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序,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86页。
[20]班固:《汉书》卷一百下《叙传》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235页。
[21]参见班固:《汉书》卷一百下《叙传》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236页。
[22]班固:《汉书》卷一百下《叙传》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235页。
[23]班固:《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后论,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737~2738页。
[24]刘知幾:《史通》卷一《六家》,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0~21页。
[25]范晔:《后汉书》卷六十二《荀淑传》附《荀悦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0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