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史学发展中的几个重要转折(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晚唐的小说故事类笔记,也跟史学有密切的关系。如陈寅恪以《顺宗实录》与李复言的《续玄怪录》中之《辛公平上仙》“互相发明”,证明宦官“胁迫顺宗以拥立宪宗”及“宪宗又为内官所弑”的事实,从而说明“李书此条实乃关于此事变幸存之史料,岂得以其为小说家言,而忽视之耶?”[110]又如段成式所著《酉阳杂俎》20卷、续集10卷,虽有许多神仙志怪的记载,但它却包含了不少社会史、科技史和中外交流史的内容,历来受到中外学人的重视[111],更不可以其为小说家言而忽视它在史学上的价值。

[1]《韩非子》卷十九《五蠹》,王先慎集解,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339页。

[2]班固等:《白虎通》卷一“号”,陈立疏证、吴则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52页。

[3]《周易》卷八《系辞下》,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6、74页。

[4]班固等:《白虎通》卷一“号”,陈立疏证、吴则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51页。

[5]《商君书》第十八《画策》,严可均校,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21页。

[6]《淮南子》卷十九《修务训》,高诱注,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331页。

[7]《左传·昭公元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210页。

[8]《论语》第八《泰伯》,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4页。

[9]《淮南子》卷八《本经训》,高诱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18页。

[10]《诗经·商颂·玄鸟》,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22页。

[11]《国语》卷四《鲁语上》,韦昭注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66页。

[12]参见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页。

[13]参见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一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03页。

[14]《左传·昭公二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226页。

[15]《墨子》卷八《明鬼下》,孙诒让间诂,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41~145页。

[16]《孟子》卷八《离娄下》,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92页。

[17]见《国语·周语》记西周末年事,以及《史记·周本纪》、各国《世家》、《十二诸侯年表》记各国纪年之始,大致都略当周厉王前后。厉王出奔、共和行政开始之年(前841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准确纪年的开端,这与编年纪事的国史的出现大致相符。参用白寿彝说,见《中国史学史》第一册,第209页。

[18]孔子是否作《春秋》,历来有不同的认识。本书据《孟子》、《史记》之说。

[19]司马迁:《史记》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序,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09页。

[20]今传《春秋》,下限止于鲁哀公十六年,末二年为后人所补,非孔子《春秋》原文。

[21]《礼记》卷五十《经解》,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609页。

[22]《论语》第七《述而》,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72页。

[23]《孟子》卷八《离娄下》,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92页。

[24]《孟子》卷六《滕文公下》,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55页。

[25]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943页。

[26]参见刘向:《战国策》附录《刘向书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195页。

[27]南宋以后,此书佚亡,于是辑佚本渐出,内中以朱右曾辑录、王国维辑校的《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较好,得佚文428条,为学人所重。

[28]参见茆泮林:《世本》序,《世本八种》,宋衷注、秦嘉谟等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1~2页。

[29]《世本》在唐初已佚三分之二,南宋以后其书不传。清代有多种辑本问世,而以雷学淇、茆泮林两种辑本较严谨。近年有《世本八种》印行,集清人《世本》辑佚之大成。

[30]司马迁:《史记》卷六《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9页。

[31]司马迁:《史记》卷六《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45、247页。

[32]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99页。

[33]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95页。

[34]司马迁:《报任安书》,《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735页。

[35]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319页。

[36]参见刘知幾:《史通》卷十二《古今正史》,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24页。

[37]班固:《汉书》卷一百上《叙传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205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