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辩证的体例思想遗产(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24]罗振玉:《殷虚书契前编》卷三,民国癸酉年刻本,1913年,27·7。

[25]罗振玉:《殷虚书契后编》卷上,民国丙子年刻本,1916年,20·7。

[26]杜佑:《通典》卷一百七十一《州郡》序,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451页。

[27]沈约:《宋书》卷三十五《州郡志》序,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28页。

[28]全祖望:《鲒埼亭集》卷十二《亭林先生神道表》,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年,第534页。

[29]魏禧:《读史方舆纪要叙》,《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页。

[30]以上见《文史通义》外篇《和州志官师表序例》、《永清县志职官表序例》、《永清县志氏族表序例》、《和州志氏族表序例》、《永清县志列女传序例》等。

[31]章学诚:《文史通义》卷六《和州文征序例》,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806页。

[32]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汉书多载有用之文”,王树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0页。

[33]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引古必用原文”、“引书用意”,黄汝成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162~1163页。

[34]刘勰:《文心雕龙》第十八《论说》,周振甫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00页。

[35]刘知幾:《史通》卷四《论赞》,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75页。

[36]沈约:《宋书》卷六十九《范晔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31页。

[37]同上。

[38]刘勰:《文心雕龙》第十六《史传》,周振甫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70页。

[39]刘知幾:《史通》卷四《论赞》,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76页。

[40]同上。

[41]洪迈:《容斋随笔》卷四“二疏赞”,《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56页。

[42]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三《史注》,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278页。

[43]章学诚:《章氏遗书》卷七《史篇别录例议》,《章学诚遗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5页。

[44]以上均见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三《史注》,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278页。

[45]刘知幾:《史通》卷五《补注》,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23页。

[46]刘知幾:《史通》卷五《补注》,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页122。

[47]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一《书教下》,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59页。

[48]章学诚:《章氏遗书》卷七《史篇别录例议》,《章学诚遗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1页。

[49]章学诚:《章氏遗书》卷九《与邵二云论修宋史书》,《章学诚遗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81页。

[50]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一《书教下》,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61页。

[51]本节与前一节,系依据旧作删改而成。旧作见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第四、第五章,此书由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