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谭人(第2页)
“他们歧视外地人!”鲍勃情到深处,又拍了下自己的大腿。
总结来说,臭外地的不准来哥谭,滚回去!
“我和企鹅人——也就是科波特掰扯地皮的时候可麻烦啦,老板。”鲍勃如同开闸泄洪,更多的话被引出来,在哥谭干活让他饱受这群精神病折磨,看得出他和托马斯关系还算不错,敢于向老板吐苦水:“您知道他吧?他竟然问我知不知道温莱特和韦恩的关系,让我给他透露些秘辛。呸,您岂是韦恩那个花花公子能碰瓷的。如果是在波士顿,企鹅人早就被我们拉去沉水泥了,也不看看全美犯罪率最低和最高的城市是哪些。这座城市有蝙蝠侠,顶多是更麻烦些。”
托马斯缓缓挑起眉。
“他们认为韦恩是根深蒂固的哥谭人,您顶着和韦恩一样的脸来哥谭,是一种挑衅。”鲍勃终于把话重新绕到托马斯的问题上来,如同撰写文章时只有结尾和标题挂钩,又像是快要交卷了所以不得不紧急交代,语气有些小心翼翼。“您知道,由于您和韦恩相似的经历,即使两边各自回避,总有媒体想捆绑谈论——您不用担心!他够不上威胁。”
这是托马斯第二次听到他和韦恩有相似的经历。
“辛苦了。”他点点头,和颜悦色地对鲍勃说。
鲍勃得到大老板的关心,备受鼓舞,哥谭带给他的摧残一扫而空,疯狂违背打工人原则,精神振奋得还能替老板再干两百年:“您明早有个董事会,还有个要和韦恩集团洽谈的会议,文件已经整理好放在您桌上。昨天休息得怎么样?今天可以熟悉熟悉哥谭市的风土人情。”
“休息得还不错。”托马斯说,他心想,甚至有空去杀了个人。
高级打工人也是打工人,鲍勃显然不能和自己的上司一样待在办公室看风景,闲着是不可能闲着的,他刚和老板沟通完几句,电话铃声就有如夺命般响起来,听得鲍勃一激灵,被工作消息整得应激,站起来对上司告辞,托马斯看着鲍勃接通电话往门口走,关上门前,几句不耐的谈话传过来:“别让我用这种事麻烦老板,听得懂吗?蝙蝠侠又不会管正当的商业竞争,拿不下来就滚蛋……”
显然,他之前在波士顿的行事作风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托马斯翻了翻财报摘要,一心二用,思索用什么样的方式寻找所谓的猫头鹰法庭。
他顺手用搜索引擎浏览有关布鲁斯·韦恩的资讯,跳过那些花边新闻,轻易找到几个将自己和他联系到一块儿的报道,目光在字里行间寻捕,八岁这个词醒目地跳出来。
韦恩夫妇遇害,八岁的布鲁斯·韦恩幸存。
温莱特夫妇遇害,八岁的托马斯·温莱特生死攸关。
这就是相似之处。
托马斯阅读显示屏上的文字,得出他们八岁时同样父母双亡的结论,前后相差四年。
他想起醒过来时看到的那座墓碑。
是我父母的墓碑?
我很悲伤。一个声音说。
不。托马斯冷淡地否决。我不为他们悲伤。
他又变成了一位精神病患者,两个矛盾的观念在他大脑中疯狂打架,搅得脑袋混沌,令他心头火起,想挖开自己的脑子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东西。
我不为我的父母悲伤。这个念头极其自然,甚至带有轻微的快意。与此同时,又浸着些许的沉默。
没工夫和这破脑子闹了。托马斯阴沉地想,反手翻开季度环比,让工作碾死情绪。
他在温莱特公司待到傍晚,中途顺道考察公司食堂,细嚼慢咽地把大锅饭吃成米其林餐厅,和战战兢兢的员工形成真空区。
黄昏半落不落地悬在天上,托马斯走出温莱特公司,以熟悉哥谭为理由,拒绝专车接送,像每个不识路的外来人那样,挑选近路,准备走小巷回家。
有风吹起他的发丝。
托马斯神态自若,皮鞋踩在水泥的地面上。
猫头鹰抓着树枝,轻轻地叫了几声。
一道寒光带着破空的声响,贴着他的侧脸划过。托马斯维持着偏头的动作,脑袋堪堪压住肩膀,身体没动,平静地看回去。
“托马斯·温莱特。”来人在空荡的巷子中念出他的名字,面罩漆黑,一对橙黄的护目镜镶嵌在脸上,向两旁上沿出斜边。
“猫头鹰法庭宣判你的死刑。”
寂静。
“……好啊。”托马慢慢地开口。他垂着眼睛,轻轻微笑起来,随手从堆满杂物的小巷两侧捡起一根撬棍,在手中慢慢掂了掂,口吻彬彬有礼。
“真有缘分。”他说,嗓音轻柔,眼尾细细地弯出弧度。
“我也一直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