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国丧二(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夜风大作,门牖紧闭。

慕容姮牵着六神无主的北宫璩来到西堂。

慕容懿活着时,她几乎从未踏足东宫。只因东宫正殿仿太极殿格局,故而参照太极殿,慕容懿梓宫既停灵于东堂,她便自然地能找到西堂来夜谈。

东宫的西堂陈设极为素雅,慕容姮逡巡一圈,确定再无黄雀在后的事以后便来到榻上,撩衣跪坐。

她的声音在外面大作的夜风中显出一种别样的安定感,“阿嫂若信我,则请安心,渤海郡公虽有罪愆,但不会有性命之危。”

她说得十分自然,北宫璩只好焦急地追问,“这是为什么?”

人已经在廷尉府,随时可能没命了,为什么昭阳公主却能够直接断言?

莫非不愿为她奔走相救父亲担忧触怒崇文帝,所以如此敷衍?

慕容姮十分有耐心,仿佛在讲解诗书一般,说:“一则,鲁王谋逆一案朝廷尚未最终定论,涉案官员虽羁押在廷尉府,但大多未最终定其罪,渤海郡公也是如此。若以我对阿耶的了解,既已在盛怒当中杀过一批人,那么剩下的人就并非是罪大恶极的必死之人,所以渤海郡公仍有转机。”

“二则,鲁王为首恶,其家眷尚且尚未受戮,更何况渤海郡公为大兄岳丈,虽行为不妥,到底因大兄之故,能稍得见谅。”

“我知道阿嫂希望我去求阿耶放出渤海郡公,但若我真这样做,渤海郡公便再无转机。阿耶只以为我和你违逆父意,甚至妄谋朝政,天威之下,亦是无父女的。”

话说到最后十分隐晦地表示了自己的处境并不如北宫璩所想象的好。

北宫璩听着这一番言论,沉默好一会才开口,“公主的意思是,我什么也不必做吗?”

到底还是直接问了出来。

慕容姮诚恳道:“而今大兄丧仪当中,阿嫂不就做得很好吗?若是为渤海郡公之故,我想阿嫂不妨更尽心尽力一些,让阿耶见一见阿嫂对大兄的情意,如此或可反过来荫蔽渤海郡公。”

荫蔽之事,向来是子受父荫。

然而反过来也是一个法子。

北宫璩绞尽脑汁地想着,心神已经有些镇静,看一眼慕容姮,有些犹豫地想要开口。

但慕容姮似乎看穿了她要说的话,温柔地否定,“阿嫂不能学阿耶今日哭晕过去,阿耶今日已如此,再有晕厥的人,便是故意效仿了。”

同样的招数崇文帝已用了,北宫璩若再用,岂非下崇文帝的面子。

况且此刻也有其他不想北宫慎死的人。

慕容姮心知肚明,现下虽然人人为慕容懿服丧举哀,但众人心中最关心的无非还是皇位的归属,新君的人选。

崇文帝这个年纪,已经不能指望了。

若立宗室过继给崇文帝,那么那宗室自己有父有母的,就算名义上成了崇文帝的儿子,等崇文帝一死,究竟谁是父母怕是不好说了,如此一来朝廷格局就要发生变动,被新君父族和母族插手。

这岂是那些盼着辅佐幼主的朝臣乐意见到的。

既然如此,为了能够欺负孤儿寡母,朝臣们当中必然是有人希望崇文帝立孙的。

这样一来相比立子最大的好处,便是崇文帝死后,皇室还能有一位名正言顺的皇太后作为长辈压着新君,使新君父族和母族无法仗着生身父母的身份插手朝局。

而往后若是新君悖逆不乖乖听话,亦可名正言顺请皇太后诏书废帝另立。

而若这位皇太后容易控制,这部分朝臣们又岂会不乐意扶持这么一个大傀儡带着小傀儡上台呢?为此在北宫慎之事上提前送一个人情并无不可。

慕容姮所为,也正是为此!

北宫璩愚笨,所行所想她几乎一眼便能看穿,并心中惊讶她如何能活到现在的。

可北宫璩却有着一个最大的优点——她是慕容懿的正妻,甚至原本还会成为皇后与皇太后。

如今慕容懿死了,北宫璩便失去了这样晋升的机会,身份尴尬。可若过继皇孙为慕容懿之子,她便可凭慕容懿正妻身份成为皇孙嫡母,来日的皇太后。

朝臣想的是学伊、霍,大权在握辅佐幼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