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倾寒的帮助(第2页)
副总裁立刻领会:“明白,纪总。我会让团队筛选一些合适的在途项目,主动对接资源。”
纪倾寒“嗯”了一声,结束了这个话题,仿佛只是进行了一次寻常的工作指示。
没有人知道,就在前一天晚上,她审阅另一份无关报告时,“偶然”瞥见了隅间工作室正在苏黎世参与的那个文化中心项目的简要信息。
以及项目遇到的阻力。
但她什么也没有多做,只是在她庞大的商业机器上,轻轻地拨动了一个微不足道的齿轮。
两天后,就在夏芷和周铭几乎要放弃那个过于激进的双曲面方案,准备全力说服对方接受简化版时,事情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海外团队的项目负责人,那位之前一直态度强硬的Hoffmann先生,主动找到了夏芷。
他的表情有些微妙,带着几分不情愿,又掺杂着几分新的思考。
“Ms。Xia,”他摸了摸鼻子,语气缓和了许多,“关于中庭穹顶的方案,我回去后又仔细考虑了一下,也和几位……呃,本地的结构专家私下交流过。”
夏芷心中一动,面上不动声色:“哦?专家们有什么建议吗?”
“他们肯定了你的部分思路。”Hoffmann先生似乎有些难以启齿,但还是说道,“认为在保证视觉核心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简化是明智且必要的。”
“他们甚至提供了一些……非常巧妙的替代节点做法。”
他拿出一份打印出来的草图和计算说明的邮件附件,递给夏芷:“这是他们提供的一些参考,你看一下。”
“或许,我们可以在你提出的简化方案的基础上,融入这些新的节点处理,这样既能控制成本,又能保留相当程度的艺术表现力。”
夏芷接过那份资料,只粗略扫了几眼,心中便是一震。
这些节点设计极其精妙,不仅解决了结构难题,还巧妙地将劣势转化为了设计亮点,水平远在她和周铭之上。
这绝不是什么轻易能得到的“私下交流”建议。
是谁?在背后提供了这样的帮助?
她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个名字,但又迅速被她否定。
不可能。
纪倾寒的手,怎么可能伸得这么长,又如此精准地介入到这样一个具体的技术细节中?这太荒谬了。
她压下心头的惊疑,专注地与Hoffmann先生讨论起新的可能性。
有了这份技术支持,原本僵持的局面瞬间被打破。
双方很快在融合了新思路的方案上达成了共识,项目推进的障碍被扫清。
会议结束后,周铭兴奋地拍着夏芷的肩膀:“夏芷,你太神了!从哪里找来的外援?这资料太有用了!”
夏芷看着手中那份打印件,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一丝自己也未察觉的复杂:“不是我找的。是对方团队……自己联系的专家。”
她没有说出那个盘旋在心底的猜测。
因为连她自己,也无法相信。
然而,那份精准及时的援助,却像一颗在她心底激起了更大的涟漪。
夏芷站在苏黎世项目组办公室的窗边,看着外面陌生的街景。
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无论她走得多远,飞得多高,似乎总有一道沉默的影子,以她无法察觉的方式,存在于她世界的某个角落。
这种感觉,让她感到一丝莫名的安心,又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烦躁。
而遥远的上海,纪倾寒在听取副总裁关于关于海外的汇报时,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
无人看见,在她垂下眼帘的瞬间,那微微松开的,蜷缩着的手指。
她什么也没有做。
只是,在那片她无法触及的天空下,她希望夏芷飞得顺利一些。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