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室交锋与记忆碎片(第1页)
博物馆的后园与主体建筑的庄严肃穆截然不同,更像一座精巧的苏式园林。晨雨初歇,亭台楼阁笼罩在湿润的水汽中,竹叶滴翠,荷塘里残荷听雨,显得格外幽静。坐落在池塘边的茶室,木质结构,古色古香,是馆内人员偶尔小憩的所在,此刻几乎空无一人。
夏燃提前十分钟到达。她选了靠窗的位置坐下,窗外就是一池残荷和嶙峋的假山。雨水从屋檐滴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她点了一壶普通的绿茶,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杯壁,目光扫过入口,内心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平静。
十点整,一个清瘦的身影准时出现在茶室门口。
林深依旧穿着素色的棉麻衣物,外面罩着一件薄薄的深灰色开衫,左眼的黑色眼罩在园林柔和的光线下,少了几分冷硬,多了些许沉静。她手里拿着一个扁平的、用牛皮纸仔细包裹的方形物件。
她看到夏燃,微微颔首,无声地走到对面坐下,将那个牛皮纸包裹轻轻放在桌角。
“林师傅。”夏燃为她斟上一杯刚沏好的茶,热气氤氲升起。
“夏警官。”林深道谢,却没有去碰那杯茶,她的目光落在夏燃脸上,带着惯有的审视,“旧物坊,有收获吗?”
直接切入主题,符合她的风格。
夏燃深吸一口气,将昨天在旧物坊的经历,包括那家无名的店铺、古怪的老人、诡异的对话,尤其是关于“三面佛”、“镜子”、“刻在骨头里的东西”以及“招祸”的警告,尽可能客观地复述了一遍。她没有加入自己的猜测,只是陈述事实,同时仔细观察着林深的反应。
林深安静地听着,唯一的右眼眼神沉静,仿佛一潭深水,偶尔因为夏燃描述的某些细节,比如那面古镜,比如“刻在骨头里的东西”这句话,而泛起一丝极细微的涟漪,但很快又归于平静。
直到夏燃全部讲完,茶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窗外的雨滴声和池鱼偶尔跃出水面的轻微响动。
“那个地方,鱼龙混杂,真真假假。”林深终于开口,声音平缓,“有些老商人,靠故弄玄虚抬高物价,或者吓走不懂行的客人。”
她的话听起来像是在否定旧物坊线索的价值,但夏燃敏锐地捕捉到,她并没有完全否认。
“你认为那个老人在故弄玄虚?”夏燃追问。
“不确定。”林深轻轻摇头,目光转向窗外迷蒙的雨景,“但他有句话或许没说错:‘强求,是要招祸的’。”她顿了顿,收回目光,重新看向夏燃,眼神里多了一丝复杂的意味,“有些过去,被刻意掩埋,自然有它的道理。强行挖掘,可能会释放出意想不到的东西。”
这话语带着一种宿命般的沉重,不像仅仅是转述,更像是一种……亲身体验后的告诫。
夏燃的心微微收紧。她身体前倾,压低了声音:“林师傅,你指引我去旧物坊,是不是预料到我会听到这些?你知道‘三面佛’代表什么,对吗?还有那只金丝雀胸针……”她的目光锐利起来,“我第一次去见你时,你看到我戴着它,反应很不寻常。案发现场也出现了同样的胸针。这不可能只是巧合。”
连珠炮似的提问,带着刑警特有的压迫感。这是她昨晚就想好的策略,不再迂回,直接摊牌,施加压力。
林深沉默着,指尖轻轻划过桌面,留下一条看不见的痕迹。她似乎在权衡,在挣扎。茶水的热气在她面前袅袅上升,让她的面容显得有些模糊。
过了足足一分钟,她才缓缓抬起手,将桌角那个牛皮纸包裹拿到面前,小心地拆开。
里面是一本边缘磨损、封面泛黄的旧笔记本,以及几张用透明保护袋装着的、同样年代久远的黑白照片。
“这是我母亲留下的。”林深的声音很轻,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沙哑,“她失踪前,是研究民间传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者。”
夏燃的呼吸一滞,目光立刻被吸引过去。
林深将一张照片推到夏燃面前。照片上是一个温婉的年轻女子,穿着几十年前流行的款式,站在一座看起来有些陈旧的建筑前,怀里抱着一个大约四五岁、左眼戴着纱布的小女孩。小女孩的脸部轮廓,依稀能看出林深现在的影子。背景的建筑门楣上,模糊可见“慈心”二字。
“这是……你和你母亲?”夏燃拿起照片,仔细看着。那个温婉的女子笑容和煦,给人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而那座“慈心”建筑,让她隐隐觉得有些眼熟。
“嗯。”林深应了一声,指向另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拍的是一页笔记的局部,纸张泛黄,字迹娟秀有力,是林深母亲的笔迹。上面记录着一段零散的传说:
“……访及西山老人,言及‘观心佛’之说。俗谓佛有两面,然至极处,心生幻象,可见‘第三面’。此面非善非恶,映照观者本心之魔障,或曰‘心魔之相’。古有匠人,以特殊玉料,秘法琢‘双身佛’,内藏机括,或以光影折射,可惑人眼,显‘第三面’,多用于……(此处字迹模糊)……或密室祭祀之用……”
“观心佛”?“第三面”是“心魔之相”?“双身佛”内藏机括?
夏燃的心脏狂跳起来!这笔记的内容,与案发现场那句“他看到了……佛的……第三张脸”的低语,以及旧物坊老人关于“魔障”和“镜子”的说法,惊人地吻合!
“这‘双身佛’,指的是双面玉佛吗?”夏燃急切地问,“你母亲的研究,和现在这尊玉佛有关?”
“我不确定。”林深的目光落在那些模糊的字迹上,眼神有些悠远,“母亲的研究很杂,涉及很多冷僻的领域。这尊玉佛是否就是笔记中提到的‘双身佛’,需要证据。但‘第三面’的说法,以及它可能用于‘密室祭祀’,与‘雅筑’会所那种私密且带有某种仪式感的凶案现场……似乎存在某种关联。”
她又推过来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更加模糊,似乎是从某个集体合影中裁剪放大出来的。上面是几个孩子和一个阿姨的合影,背景似乎是一个院子。那个阿姨,正是林深的母亲。而她身边站着的两个小女孩……
其中一个,明显是幼年的林深,戴着遮住左眼的纱布,神情怯懦。
而另一个女孩,年纪相仿,梳着两个羊角辫,对着镜头笑得无比灿烂,那双眼睛亮得惊人,带着一股不服输的野性和活力。那张脸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