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第2页)
胡晏端起茶杯,指尖捏着杯沿浅啜一口后才开口:“近日感应到重阳将至,正是修行的好时机。
我胡家一脉虽为出马仙家,但修行路数向来遵循天道因果,与道教渊源颇深。听闻沈小姐精研《道藏》,故而冒昧上身,想着,向沈小姐请教九月初一至初九的九天道场事宜。”
沈清河重新坐下:“狐仙客气了,您修行百年,对道家心法的体悟想必比我更深。
道教重阳九天道场,以祈福消灾、登高避祸、超度亡魂为核心,从九月初一开始启坛,至初九封坛,每日仪轨各有不同。”
胡晏听得认真,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轻叩,节奏舒缓:“我记得陆老太太在世时,曾于重阳举办过小型道场,彼时只做了三天。如今我想借重阳之炁助门下弟子修行。”
“应该可以。”沈清河抬头看向胡晏,“不过狐仙是仙家修行,与人类道士不同。”
胡晏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沈小姐所言极是。我胡家弟子修行,重在借天地之气,修自身内丹,与人类道士积功累德不同。”
这时烧烤店的门被推开,进来两个穿工装的师傅,是来修后厨排烟管道的。
两人刚要说话,就被陆明玉快步拦住,朝“江野”的方向递了个眼色。
两个师傅也是老熟人,立刻明白,蹑手蹑脚地往后厨走。
胡晏拿起一根鸡翅,指尖刚碰到就察觉到温度,动作顿了顿,随即露出一抹浅笑:“陆夫人有心了。”
他咬了一小口,咀嚼时也保持着优雅的姿态:“沈小姐,我还有一事请教。九月初九封坛时,需登高插茱萸,这习俗与道场仪轨如何结合?我听闻道教有茱萸辟邪之说,却不知具体用法。”
谈起专业内容,沈清河眼睛亮了起来:“茱萸性温,有驱邪避秽之效,重阳登高插茱萸,本就是道教与民俗结合的产物……”
胡晏听得频频点头:“当年苏婉女士就曾说,她女儿将来定会在道教研究上有所成就,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狐仙过奖了,我只是纸上谈兵,不及仙长修行百年的体悟。对了,您走道家修行路,可知重阳炼丹之说?”
胡晏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显然对此也有兴趣:“我曾在陆老太太的手札中见过重阳露的记载,说是九月初九清晨的露水,混合菊花瓣收取,可入药也可助修行。”
两人一仙一人,聊得愈发投机,从重阳道场的仪轨,聊到道家修行的心得,再到《道藏》中记载的各种民俗禁忌。
陆明玉在一旁烤串,时不时给两人添茶,当年陆春梅就希望,江野能与道教人士多交流,如今总算达成了心愿。
就在这时,江野的身体突然晃了晃,眼神瞬间恢复了之前的张扬,她捂着额头,有些茫然地看着桌上的鸡翅:“我怎么睡着了?刚才谁吃了我的鸡翅?”
她转头看向沈清河。
“胡晏?他跟你聊什么了,聊得这么投入?”
陆明玉连忙上前,扶着江野坐下:“胡晏跟沈小姐聊重阳道场的事,聊得可投机了。”
“聊重阳道场?”江野挑眉看向沈清河,“他怎么突然关心这个?往年重阳,他顶多让黄景景去采点菊花瓣泡酒。”
沈清河脸上带着笑意:“胡晏仙长想借重阳之炁,助门下弟子修行。”
“这老狐狸,就喜欢装模作样。”江野又拿了一串油边。
“那这么说胡晏需要我明天跟你一起去道场呗?”江野嚼着油边,说话含糊不清,嘴角还沾着点油渍。
沈清河抽了张纸巾递过去,点点头:“道观的重阳启坛仪式是公开的,允许信众观礼,胡仙长若想借炁,我想应该可以。”
第二天清晨,江野裹着件驼色大衣,蹲在道观山门外的石阶上打哈欠。
沈清河穿着一件白色冲锋衣,背着个胸包往江野这边走。
江野踢着脚下的石子,看着来往的信众,大多是提着供品的老人:“好多人啊。”
“是啊,重阳是大日子。”沈清河打开胸包,拿出一点现金,“走吧,里面只能用现金,买两柱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