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昨日光(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过程是煎熬的。股价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纹丝不动,甚至偶有下跌。论坛上有人嘲笑她买了“一堆生锈的铁块”。她偶尔也会怀疑自己,怀疑那本笔记和“C。A。S。”是否只是一个精致的陷阱。

直到季度报告发布,“铁砧工业”拿下了一个重要军工订单的消息传出,市场才猛然意识到其价值。股价在短时间内翻了两倍。

林未晞在达到预设目标后冷静卖出,获得了人生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数额不算巨大,却比任何东西都沉重。

她关上交易软件,窗外牛津的夜色温柔。她没有欢呼,只是静静地看着账户里那个数字。成功的喜悦短暂,更多的是深入骨髓的清醒。

她再次想起了那本神秘的笔记,和神出鬼没的“C。A。S。”。

资本市场的启蒙,以惨痛的失败开始,以隐秘的指引为拐杖,以独立的判断和决断力为终点,终于完成了。她不再是被市场情绪左右的羔羊,她学会了如何像猎人一样,潜伏、观察、等待致命一击。

但她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楚地知道,在她行走的这条黑暗丛林小径旁,始终存在着一个更强大的、若隐若现的影子。那个影子在她跌倒时递来一根树枝,在她迷茫时点亮一盏孤灯。

她不知道“她”是谁,也不知道“她”最终想要什么。

她只知道,自己欠下了债。而在成人的世界里,所有债务,无论包装得如何像礼物,最终都是要连本带利偿还的。

第四节:灰色地带-谈判桌与“影子”

牛津的秋日,金色的落叶铺满了古老学院的方庭,但林未晞无暇欣赏。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正围绕着一个名为“深蓝哨兵”的网络安全初创公司展开。这家公司拥有的一项边缘数据识别技术,看似不起眼,却被林未晞敏锐地察觉到它在未来金融风控领域的巨大潜力。她志在必得,计划以实习生身份主导一项与该公司的合作研究,以此作为跳板,甚至在未来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

然而,她的野心遇到了一个难缠的对手——索菲亚·温特伯恩。这位来自伦敦金融世家的学姐,美丽、傲慢,拥有与林未晞不相上下的学术成绩和远超她的社交人脉。更重要的是,索菲亚同样看中了“深蓝哨兵”,并且,她习惯于用一些不那么光彩的手段来清扫障碍。

最初的几次正面交锋,林未晞凭借更扎实的技术分析和更具说服力的方案略占上风。但这显然激怒了索菲亚。对方不再局限于学术竞争,阴影开始蔓延。

先是林未晞存放在学院服务器的研究资料莫名被加密锁定,虽然后来在一位“路过的”IT顾问“偶然”帮助下恢复,但已耽误了进度。接着,一些关于她“复杂亚洲背景”和“其父公司与东南亚灰产有关联”的模糊流言,开始在项目组内部小范围传播。流言恶毒而精准,触碰了西方世界对东方资本最敏感的神经。

林未晞感到了压力,一种不同于市场风险的、更具人身攻击性的恶意。她知道,这是索菲亚的警告。

最终的摊牌,发生在一家位于伦敦梅费尔区的会员制咖啡馆。装潢是典型的英伦复古风,深色木质护墙板,柔软的皮革卡座,空气中弥漫着现磨咖啡和昂贵雪茄的混合香气。然而,在这片优雅之下,涌动着冰冷的暗流。

索菲亚选择了最里面的一个包厢。她穿着剪裁完美的香奈儿套装,金发一丝不苟,笑容得体,但眼底没有丝毫温度。

“林,直说吧,”索菲亚用小银勺轻轻搅动着咖啡,开门见山,声音甜腻却带着刺,“‘深蓝哨兵’的项目,你退出。我可以补偿你一些……嗯,研究经费。”她推过来一张信封,厚度可观。

林未晞没有看那个信封,只是平静地回视她:“温特伯恩小姐,学术竞争,应该建立在能力和方案上,不是吗?”

索菲亚笑了,带着一丝怜悯:“天真,我亲爱的。能力?那只是入场券。”她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语气却愈发尖锐,“我调查过你,林未晞。你父亲,林氏集团,表面光鲜,但早年发家,真的那么干净吗?还有你那个被‘流放’的原因……恐怕不只是性格不合吧?如果这些细节被项目委员会,或者某些关注国际洗钱活动的机构知道,你觉得你还能安稳地待在牛津,争夺这个项目吗?”

赤裸裸的威胁。她不仅利用了信息差,更试图将林未晞的个人背景与更严重的指控捆绑在一起。

一瞬间,林未晞感到血液冲上头顶,指尖冰凉。童年时被父亲粗暴对待、被强行送走的委屈和愤怒几乎要再次失控。她很想将杯中滚烫的咖啡泼到对面那张精致的脸上。

但她没有。

脑海中闪电般掠过的,是那本神秘笔记上,对某家企业“利用舆论转移视线”策略的冰冷批注;是“C。A。S。”在论坛上曾提及的“真正的力量,在于控制叙事,而非被叙事控制”。

愤怒是陷阱。顺从是失败。

她缓缓地靠向椅背,脸上甚至浮现出一丝极淡的、让人捉摸不透的笑意。她没有回应关于她家庭的指控,而是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个薄薄的牛皮纸文件夹,轻轻地放在桌上,推到索菲亚面前。

“温特伯恩小姐,”她的声音依旧平稳,甚至带着一点礼貌的好奇,“在深入探讨我的家庭之前,我碰巧看到一些关于温特伯恩家族信托,在开曼群岛的一些……有趣的资金往来记录。当然,这很可能完全是合法的架构优化。”

她顿了顿,看着索菲亚脸上那完美的笑容瞬间僵硬。

“尤其是我注意到,有一笔三百万英镑的资金,在去年第三季度,通过一个名为‘潘多拉盒子’的离岸空壳,最终流入了一家正在接受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非公开调查的□□公司。这个时间点,恰好在FCA启动调查之前不久。”林未晞的语气,像是在讨论一篇学术论文的细节,“我只是个学生,对金融法规理解不深。所以想请教一下,这种操作,在通常意义上,是否可以被理解为……内幕交易的一种?或者,仅仅是又一个‘巧合’?”

包厢里死一般的寂静。索菲亚的脸色由红转白,手指紧紧攥住了咖啡杯的把手,指节泛白。她家族这笔隐秘的、游走在犯罪边缘的操作,是她最大的噩梦,被保护得极好,眼前这个中国女孩怎么可能知道?!

林未晞当然不是凭空知道的。那份关于“潘多拉盒子”空壳公司的模糊线索,就隐藏在她之前“捡到”的那本笔记中,夹在关于某次大宗商品价格异常波动的分析里,只是一个不起眼的附录案例。她当时只是出于研究习惯记录了下来,直到被索菲亚逼到绝境,才将这条看似无关的线索,与温特伯恩这个姓氏,以及近期FCA的动态联系了起来。

她没有确凿的证据链,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展示了她“知道”。对于索菲亚这样的阶层而言,“嫌疑”本身,就是足以毁灭一切的炸弹。

林未晞没有威胁,她只是“请教”。但这份“请教”比任何恐吓都更有力量。

索菲亚死死地盯着她,眼神里充满了震惊、愤怒,以及一丝……难以置信的恐惧。她第一次真正审视眼前这个来自东方的对手,不再带有任何轻视。许久,她几乎是咬着牙,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

“你……你背后的人……把你教得很好。”

她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但这句话,已然说明了一切。她抓起自己的包,几乎是踉跄地站起身,头也不回地冲出了包厢。

林未晞独自坐在原地,直到服务生送来账单。她平静地付了钱,包括索菲亚那杯一口未动的咖啡。

走出咖啡馆,伦敦夜晚的凉风拂面,她深深吸了一口气。掌心,因为刚才的紧张而微微汗湿。

这一次,她没有依靠运气,也没有依靠直接的帮助。她依靠的是平日里积累的、看似无用的信息碎片,是在关键时刻将它们串联起来的洞察力,以及……在谈判桌上,优雅地亮出獠牙的勇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