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玉佩(第1页)
陆青的日子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拨回了正轨,重新陷入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循环。课业与打工占据了他全部的生活,像一张绷紧的弦。
后山凉亭那场血色对峙,竟意外地为他换来了珍贵的喘息空间。
容珏那道如影随形的身影,真的从陆青的日常中消失了。那些黏稠的、带着侵略性的注视,也像被风吹散,再无踪迹。
那段充斥着恐惧与压抑的时光,恍如一场褪色的噩梦,正被繁重的学业一点点覆盖。
偶尔,陆青甚至会生出错觉,仿佛那个名叫容珏的人,连同他带来的所有混乱,都只是压力过大产生的幻觉。
然而,桌肚里不定时出现的进口零食,包装依旧精美得格格不入;偶尔出现的竞赛资料复印件,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了清晰批注。
以及那张印着中央科技大学老北门建筑的明信片,背面打印着“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的字样。
这些无声却固执存在的东西,都在冰冷地提醒着陆青——那刀刃划过皮肤的刺痛,那濒临崩溃的窒息,都不是幻觉。它们的阴影依然笼罩着他。
像无声的监控,宣告着某种注视从未离开。
陆青无法驱散这如影随形的“关怀”,只能将自己更深地埋进课本和习题构筑的堡垒。只有在知识的海洋里,他才能找到片刻的安全感。
中央科技大学那高高在上的录取分数线,成了他黑暗人生中唯一清晰的光亮。
他近乎偏执地相信,只要足够努力,足够快,快一步踏入梦想中的大学校园,容珏这个名字终将成为永远的过去式。
惊心动魄的高一下学期,终于在日渐浓厚的暑气和蝉鸣中接近尾声。
期末考试的紧张氛围尚未完全散去,同学们已开始兴奋地议论暑假计划。
出国旅行、参加海外夏令营、学习马术高尔夫、在家打新出的《魔兽世界》……
这些充满青春气息的话题,对陆青来说太过遥远,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他的暑假愿望简单而现实——赚钱。赚更多的钱。
值得庆幸的是,他已过了十六岁生日。在法律上,他不再是“童工”,可以独立签订劳务合同。这意味着他有了更多正规的工作选择,不必再与克扣工资的黑心中介周旋。
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暗自庆贺的事。
放假前夕,校园里弥漫着解放的躁动。学生们开始整理物品,准备离校。
就在这时,学习委员凌漪和文娱委员苏晓晓带着几个女生,搬来几个沉甸甸的纸箱放在陆青面前。
凌漪推了推眼镜,温和地笑着:“陆青,这些是我们整理的闲置课外书,有名著、科普读物,还有《读者》《青年文摘》这些杂志,和一些不错的辅导书。”
她指了指纸箱:“丢了可惜,我们想送给春晖福利院的弟弟妹妹们。希望这些书能带他们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苏晓晓在一旁点头,笑容明媚:“知识改变命运。希望他们能像你一样,好好读书,走出自己的路。”
紧接着,班长周启航也抱着一个大纸箱走来,里面装满半新的笔记本、文具和画笔。
“陆青,这些是我们男生凑的学习用品。东西不新,但都能用,是我们的一点心意,麻烦你带给福利院的孩子们。”
陆青看着这几大箱承载着善意的物品,一时间怔住了,心底涌起温暖的惊喜。他连忙起身,声音真诚:“谢谢!真的太感谢了!”
但他脸上随即浮现歉意:“不过这个暑假,我暂时不回春城市了。我想留在广深打工,多攒点大学学费。”
他看了看纸箱:“这些东西,我会托可靠的人带回去,或者找物流寄送。一定送到孩子们手上!”
同学们纷纷表示理解。凌漪细心叮嘱:“不着急。你自己在广深要注意安全,别太拼命,身体最重要。”
周启航拍拍他的肩膀:“是啊,注意劳逸结合。以你的成绩,通过助学基金和贷款,加上打工,肯定能攒够学费的!别太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