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路青云(第1页)
火车轰鸣着驶入广深南站。巨大的穹顶下,人潮汹涌,声浪鼎沸,各种电子指示牌闪烁着冰冷而高效的光芒。
陆青背着一个半旧的帆布书包,手里拎着一个沉甸甸的、装着全部家当的旅行袋,紧跟在陈伯身边,亦步亦趋地走出站口。
一股混杂着汽车尾气、香水味、食物香气和钢筋水泥气息的热浪扑面而来,瞬间包裹了他。他下意识地眯起眼睛,抬头望去。
高楼!鳞次栉比、直插云霄的摩天大楼,像巨大的、冰冷的钢铁森林,在午后的阳光下反射着刺眼的光。
宽阔的马路上,车流如同彩色的河流,永不停歇地奔涌着,发出低沉而持续的轰鸣。巨大的电子广告牌变幻着炫目的光影,衣着光鲜、步履匆匆的行人穿梭不息……
眼前的一切,与青阳市那个宁静甚至有些破败的小城截然不同,更像他偶尔在福利院那台老旧电视里看到的科幻电影场景,宏大、陌生、充满了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尽管不是第一次前来广深市,但陆青从未真正走入过如此核心的繁华区域。
他站在那里,第一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渺小和无所适从。陆青下意识地低下头,习惯性地垂下了眼睑,长长的睫毛掩盖住眼底的惊涛骇浪。
他并非自卑,而是一种刻入骨髓的本能——在陌生的、充满未知力量的环境里,隐藏自己,减少存在感,像一滴水融入大海。
他很少主动拿正眼去打量擦肩而过的陌生人,目光总是掠过地面或投向远方,仿佛这样就能在汹涌的人潮中,为自己辟出一小块安全的、不被注意的角落。
陈伯看着身边这个瞬间变得异常沉默的孩子,粗糙的大手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和鼓励:“青娃子,别怕!这就是大城市!以后,你就要在这里念书了!好地方啊!”
陆青低低应了一声,重新抬起头,努力平复着过快的心跳,好奇地、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探究,打量着这个即将成为他新战场的世界。新奇感暂时压倒了不安。
广深市第一高级中学(简称广深一中)的校门,比青阳中学气派了何止十倍。现代化的教学楼、宽阔的绿茵场、设施完备的体育馆,一切都透着一股精英教育的氛围。
陈伯陪着陆青办理入学手续,领了校服和宿舍钥匙。
负责接待的老师显然提前了解过陆青的情况,态度温和而专业,特意交代了班主任秦雪老师。
秦老师是位约莫四十岁、衣着得体、眼神锐利却带着温和笑意的中年女性。她简单了解了陆青的情况后,亲自带他去高一(六)班的教室。
推开门,喧闹的教室瞬间安静下来。几十道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门口的陆青和陈伯。
陆青感到耳根微微发热。他迅速扫了一眼教室:窗明几净,桌椅崭新,每个座位上都嵌着一块他只在电脑杂志图片里见过的、薄薄的、亮着光的——智能学习面板(在千禧年初,这已是顶尖中学的配置)。
同学们穿着统一的校服,但依然能看出质地精良,款式时尚。他们大多神情放松,带着大城市孩子特有的自信和从容,彼此间谈笑风生。
讨论的话题是他完全陌生的词汇:“周末去天河城溜冰场吗?”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看了没?”
“我爸新换了诺基亚8250,蓝色背光超酷!”
“周杰伦新专辑《范特西》你最喜欢哪首?”
这一切都让陆青有种强烈的不真实感,恍若置身于一个遥远而绚丽的梦境。
在这个汇聚了本地精英子弟和外招尖子生的班级里,他来自偏远小城、孤儿院出身、沉默寡言的背景,让他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如此“平平无奇”。
秦老师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寂静:“同学们,安静一下。这位是我们班新来的同学,陆青。陆青同学来自青阳市,是通过‘青云梯计划’选拔来的优秀学子。大家欢迎!”
教室里响起稀稀落落、礼貌性的掌声。
陆青能感觉到那些目光里充满了好奇、探究,或许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感。
他微微鞠了一躬,声音不大但清晰:“大家好,我叫陆青。”然后便不再多言。
秦老师安排陆青坐在教室中间靠后的一个空位上。
他的同桌是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有些书卷气的男生,叫周启航,是班长。周启航友善地对他笑了笑,小声说:“欢迎,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
宿舍是四人间,上床下桌,独立卫浴,干净整洁得让陆青有些局促。
更让他手足无措的是宿舍里的各种“先进”设备:感应灯、刷卡门禁、需要调节复杂阀门的淋浴器、半自动的洗衣机。
这些在青阳福利院和学校从未见过的“高科技”,像一道道无形的屏障横亘在他面前。
周启航主动走过来,耐心地给他演示:“陆青,这个热水器阀门往左是热水,往右是冷水,要小心调,不然会烫到。”
另一个室友李想,一个身材高大、活泼好动的篮球爱好者,也凑过来,热情地拿起洗衣粉:“洗衣机更简单,把衣服放进去,倒这个,关上门,拧这个定时旋钮就行!对了,食堂吃饭和去小卖部都要用校园卡,待会儿我带你去充值!”
面对同学们主动伸出的援手,陆青没有扭捏,也没有陷入无谓的自卑和内耗。他很清楚自己的短板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