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沉默的刀锋(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李雯菁老师的行动力很强。她没有立刻打草惊蛇,而是先私下找了几个班上平时比较正直、和陆青关系还算可以的学生了解情况。

孩子们虽然不敢明着得罪赵刚,但在老师的私下询问下,还是支支吾吾地证实了确实看到过陆青被赵刚他们堵在路边,也听到过一些难听的闲话。

接着,李老师仔细检查了陆青的手臂和小腿,果然在不易察觉的地方,看到了一些淡淡的、尚未完全消退的淤青和划痕——这是陆青有意无意保留下来,或者在最近一次“冲突”中刻意没有躲避留下的“证据”。

最后,也是最有力的,就是陆青那份“因长期遭受霸凌、精神恐惧导致成绩严重下滑”的期中试卷。这在李老师看来,简直是铁证如山!

她立刻将情况整理成书面报告,直接上报了年级组长和学校德育处。学校对此事表现出了应有的重视,德育处的老师介入了调查。

在找赵刚、王浩、孙晓斌三人单独谈话时,起初他们还矢口否认,狡辩只是“开玩笑”、“闹着玩”。

但当李老师摆出同学的旁证、陆青身上的痕迹,尤其是拿出陆青那张惨不忍睹的期中试卷,厉声质问:“开玩笑会把一个年级前五的学生,吓得成绩滑落到中游?你们这玩笑开得可真够大的!”三人顿时哑口无言,脸色发白。

事实似乎很清楚,校方准备严肃处理。

然而,就在德育处通知三方家长到校沟通,准备给出“记大过处分并留校察看,以观后效”的初步意见时,风波骤起。

赵刚的父亲,赵大勇,一个身材魁梧、满脸横肉、穿着油腻工装的男人,一进德育处办公室就拍着桌子吼了起来。

“什么?!记大过?还要留校察看?开什么玩笑!不就是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吗?谁小时候没打过架?至于上纲上线吗?!”

“我家小刚才多大?懂什么事?!你们学校是不是想逼死孩子?!非要把孩子的人生毁了才好?!”

他的嗓门极大,唾沫横飞,充满了市井的蛮横。王浩和孙晓斌的父母虽然没那么激动,但也在一旁帮腔,话里话外都是“孩子还小”、“不懂事”、“处罚太重”、“给个机会”。

更让人心寒的是,王浩母亲见学校态度似乎有所坚持,竟直接耍起了无赖,倒打一耙:“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一个巴掌拍不响!凭什么就说我儿子欺负他?那个陆青自己就没问题?我看就是他性格孤僻不合群,惹人讨厌!谁知道是不是他先招惹我们家小刚的?!”

“就是,就是,”孙晓斌母亲小声附和,“我们家浩子平时挺老实的,肯定是那个没爹没妈的孩子心理有问题……”

这些胡搅蛮缠、毫无逻辑甚至带着人身攻击的话语,像一盆冰水,浇在了闻讯赶来、本想听取处理结果的李老师头上,也让她身后的陆青,心一点点沉了下去,沉到了冰冷的海底。

老校长也被惊动了,他是一位临近退休、头发花白的老人,姓周。

周校长听着赵大勇越来越高的嗓门,甚至隐隐透出“要去教育局投诉”、“要找媒体曝光学校不负责任、随意处罚学生”的威胁,看着眼前这混乱的、难以收拾的局面,脸上露出了疲惫和犹豫。

他把德育主任和李老师叫到一边,低声商量了几句。

最终,周校长清了清嗓子,出面打圆场,语气带着妥协:“各位家长,请冷静一下。学校教育学生,目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赵刚等同学的行为确实不当,需要严肃批评教育。”

“但考虑到孩子们年龄尚小,认知能力有限,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也是必要的……这样吧,记大过处分一次,存入档案,以观后效。希望三位同学能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今后严格遵守校纪校规……”

这个处理结果,相比于最初的“留校察看”,无疑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赵大勇似乎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虽然依旧骂骂咧咧,但没再继续闹下去。他粗暴地拽过赵刚,按着他的脑袋,让他对着陆青和李老师的方向,不情不愿地说了一句“对不起”。

赵刚抬起头时,目光飞快地扫过陆青,那眼神里没有丝毫悔意,只有被逼迫的愤懑和一丝更加阴沉的、毫不掩饰的怨恨与威胁。

陆青站在李老师身后,微微垂着头,没有人能看到他此刻的眼神。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