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尘埃落定(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马国富被带走后再也没有回来。福利院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成了舆论风暴的中心。

调查组很快进驻,工作人员神情严肃地进出。孩子们被单独叫去问话,了解事情经过。

轮到陆青时,他坐在明亮的办公室里,面对态度和蔼但眼神锐利的工作人员,表现得完全像个被变故吓坏的内向孩子。

陆青因为心虚,全程低着头,手指紧张地绞着衣角,声音细弱而断断续续。

"火……火好大,烟……好呛人……"他描述着当时的场景,对点火装置只字不提,"我害怕,就跟着大家一起跑……"

当被问及马国富时,他重复着院长当众吼出的原话:"马院长说……不听话就没饭吃……"这是许多孩子都听到的事实。

"平时总是吃不饱……菜里没有油水……晚上睡觉特别冷……"

陆青描述着真实的困境,每个字都带着孩子式的直观感受。

"小玲妹妹哭了,她说马院长掀她裙子……"他复述着小玲对女记者说的话,没有添油加醋。

他的叙述混乱而破碎,充满了受惊孤儿应有的恐惧和不确定,恰恰符合调查人员的预期。

那份与生俱来的沉默和瘦弱,成了最好的保护色。

结合护工刘姨等人的证词,以及孩子们众口一词的哭诉,马国富克扣伙食、虐待儿童、中饱私囊的罪行很快被坐实。

虽然在"掀裙子"的细节上,小玲后来改口说不清楚具体是谁,但这已不影响整体调查结果。

福利院暂时由街道办接管。混乱之后是短暂的迷茫期,但至少,孩子们的伙食恢复了正常分量,晚上也有了足够供暖。

压抑的气氛仍在,但压在心头的那块巨石终于被搬开了。

本地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春晖福利院事件",记者们反复采访护工和街道工作人员,试图接触孩子们的要求都被管理人员谨慎地拦下了。

马国富的劣迹被逐一揭露:虚报人数冒领补贴、克扣捐赠物资转卖、粗暴管理……虽然最严重的指控因证据不足无法坐实,但已足够彻底摧毁他的声誉。

陆青在活动室那台老旧电视机上看到了最终判决。

屏幕上,马国富穿着囚服,头发花白凌乱,眼神呆滞,与从前判若两人。

新闻播音员严肃地播报:"经法院审理查明,原春晖儿童福利院院长马国富,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孤儿救助款项及社会捐赠物资,共计人民币二十万元!”

“同时犯有虐待被监护人、玩忽职守等多项罪名……情节严重,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画面切换到福利院的新景象:粉刷一新的墙壁,孩子们穿着干净合身的衣服在院子里玩耍,食堂里飘出饭菜香气。

电视机的光映在陆青沉静的瞳孔里,他默默关掉电视,没有欢呼庆祝。内心涌起复杂情绪——有解脱,有后怕,还有一丝难以言说的愧疚。

那个被他设计送进监狱的人罪有应得,但以这样的方式达成目的,让他第一次体会到命运的沉重。

不久后,福利院迎来了新院长。

陈树根五十多岁,身材清瘦,背微佝偻,花白头发梳理整齐。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夹克,布鞋上沾着泥土,脸上刻着风霜痕迹,但那双眼睛异常温和明亮。

他来时没有前呼后拥,自己拎着简单行李袋走进来,像位归家长者。孩子们好奇而怯生生地远远观望。

放下行李,他没急着去办公室,而是先走进孩子们宿舍。摸了摸暖气片,看了看被褥,眉头微蹙。接着去食堂检查食材储备,品尝饭菜味道。

全程没有豪言壮语,只是默默卷起袖子,和护工们一起打扫卫生,检查被褥,亲自下厨改善伙食。他做这一切时安静而仔细,那份专注关切让暗中观察的陆青感到久违的安心。

几天后的傍晚,陈院长找到独自在图书角看书的陆青。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