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阿红的来处(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而慕容景早已在掷出烟雾弹的瞬间,一把拉住谢临渊的手臂,低声道:“撤!”

谢临渊最后用力将沈策的尸体推向沈瑜可能冲来的方向,阻碍其追击,随即毫不犹豫地转身,与慕容景一同,凭借着记忆中对营地布局的了解和对风向的判断,如同两道融入夜色的轻烟,朝着与雷震约定接应的方向,疾驰而去!

身后,是沈瑜抱着兄长尸体发出的、如同受伤野兽般的痛苦咆哮和阿古拉气急败坏的指挥声。这场惊心动魄的潜入与对峙,终于在挟尸为质的险招和烟雾的掩护下,暂时划上了一个休止符。

慕容景与谢临渊将速度提升到极致,在昏暗的夜色和混乱的营地中穿梭。身后追兵的呼喊声、沈瑜那撕心裂肺的咆哮以及阿古拉气急败坏的指挥声,都被他们远远甩开。凭借着事先规划好的撤退路线和对地形的精准把握,他们如同游鱼入海,很快便脱离了阿古拉部落的核心区域,与在外围焦急接应的雷震等人成功汇合。

“陛下!将军!”雷震见到两人安然返回,虽身上带着奔波的风尘与紧张,但并无明显重伤,这才大大松了口气,“一切可还顺利?”

“回去再说!”慕容景言简意赅,目光扫过周围,确认没有追兵尾随,一行人立刻借着夜色掩护,迅速撤离,返回营地。

安全返回营地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经历了一夜的惊心动魄,众人都感到一阵疲惫,但精神却因获得的线索和成功脱身而振奋。

雷震立刻上前禀报,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色:“陛下,将军,按照备用计划,趁部落内部因您二位潜入而注意力被吸引时,我们的人已成功得手。”他双手奉上一个古朴的、由某种黑色石头雕琢而成的罐子,罐口密封得极为严实,隐隐透出一股清冽纯净的气息。“此物是从他们祭祀石殿的暗格中取得的,守卫森严,应是巫族圣水无疑。”

慕容景接过石罐,入手微沉,触感冰凉。他仔细检查了密封,确认无误,一直紧绷的心弦才稍稍放松。找到了圣水,解救白瑾的希望便大增。

就在这时,一名负责联络的侍卫快步上前,恭敬地呈上一封书信:“将军,京城方面转来的急信,是楚夫人写给您的。”

谢临渊微微一怔,接过信。展开阅读,楚氏的字迹映入眼帘。信中先是关切地询问了他的近况和安危,嘱咐他万事小心,保重身体,并提到自己的病情已好了许多,让他不必挂心。

然而,信的后半部分,笔触明显变得不同,带着一种惊疑不定和难以置信:

‘临渊,有一事甚是蹊跷,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应当告知于你。前日我精神稍好,在院中晒太阳,回房时,竟发现桌案上凭空多了一封书信,封皮上写着我的名字,字迹……是阿红的!我绝不会认错!’

‘信中言语颇为怪异,她说她来到此间,乃是肩负‘引导之责’,如今‘播种已成,希望已燃’,她之‘使命’已然完成,终于可以‘归家’矣。她让我不必寻她,并说……’望你亦能挣脱枷锁,为自己而活,觅得真正的自在与心安’。此语如同箴言,令我心中震动,久久难平。阿红她……究竟是何人?从何而来,又归往何处?此事过于玄奇,我心中难安,特书信于你,望你心中有所计较。’

信纸在谢临渊指间微微颤动。他脑海中瞬间闪过阿古拉部落中看到的那本奇特的笔记,上面超越时代的观念和“系统任务”、“回归程序”等匪夷所思的词语,与楚氏信中阿红那“引导之责”、“使命完成”、“归家”的说法完全吻合!

一个清晰而惊人的事实摆在他面前:阿红,并非此世之人!她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教导、启迪楚氏,传播知识与独立的观念。如今任务完成,她便如她所言,“回家”了,回到了她原本所属的、那个可能远超他们想象的世界。

这解释了为何她行事总是透着一股超然,懂得那么多闻所未闻的知识,最终又如此诡异地“消失”。这一切,并非沈瑜或阿古拉的阴谋,而是源于一个他们无法理解的、更高层次的原因。

谢临渊将楚氏的信递给慕容景,并将自己的推断低声告知。

慕容景阅后,亦是面露震惊,沉吟良久,才缓缓道:“世间之大,无奇不有。若真如此,阿红姑娘……也算是功德圆满,平安归去了。这或可算是不幸中的万幸。”至少,他们不必再为阿红的安危忧心如焚,也不必再与阿古拉为此事纠缠。

然而,阿红留下的那句“望你亦能挣脱枷锁,为自己而活”,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谢临渊心中漾开层层涟漪。枷锁……何为他的枷锁?是谢家的责任?是对过往的执念?还是……与身边这人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与心结?

他下意识地抬眼,正对上慕容景凝视着他的、带着担忧与探究的目光。两人视线交汇,帐内一时寂静,只有黎明前最后的黑暗在外间流淌。阿红的离去带来了一个谜题的答案,却也带来了新的、关于自身归宿的思索。前路依旧危机四伏,沈瑜的疯狂报复近在眼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