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节 经济格局(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一,粮食作物品种的地域差异。下辽河平原(辽河三角洲)主要以水稻为主;辽北漫岗平原主要以玉米、大豆为主;东部山地河谷主要以玉米为主,水稻和大豆次之;辽西走廊地区玉米、高粱比重较大,大豆次之;辽西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地区则以玉米、谷子和杂粮为主。形成粮食作物地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资源条件和种植习惯,其中,前者是最基本的因素。例如,朝阳地区谷子播种面积较大,占30%以上,主要因为谷子耐旱,生长期较短,抗逆性较强。东部山区的河谷地气候湿润,降水充沛,土壤肥沃,水资源条件较好,宜发展喜水、喜肥作物玉米和水稻。辽北漫岗平原地区,土壤肥沃,降水适中,宜发展玉米和大豆,同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玉米大豆带连片,构成东北地区的玉米、大豆带。下辽河平原地势低洼,水资源条件较好,具有发展水稻的优势。

第二,粮食作物生产水平的地域差异。辽宁中部平原南部粮食单产多在6000kghm2以上,是本省的高产区;北部平原区粮食单产多在4500~6000kghm2,是中高产区;辽东山区和辽东半岛粮食单产多在250~350kg,是中产区;辽西低山丘陵区粮食单产多在3750kghm2以下,其中辽西地区多在1500~2250kghm2,是低产区,该地区一般年份粮食不能自给。

2。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布局状况

(1)水稻

水稻是高产作物,也是细粮作物,在正常年景亩产400~500kg。从生态适宜条件分析,可以将全省水稻产区划分为三个适宜发展区和两个较适宜发展区。

辽河三角洲水稻适宜发展区包括大洼、盘山和大石桥市部分地区。本区地势低洼,辽、浑、太等重要河流都在此入海,历史上十年九涝,不适宜发展旱田作物,素有辽宁的南大荒之称。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斥巨资整治河流,发展水田灌溉,水田面积约占全省的1/4,水稻产量约占全省的30%,商品量约占全省的35%,商品率达到45%。本区发展水稻生产潜力很大,全省宜农荒地的85%集中在辽河三角洲地区,只要有可靠的水源,可将宜农荒地辟为水田。

下辽河平原中部水稻适宜发展区包括海城、台安、辽阳、灯塔、辽中、新民等县(市)和苏家屯、于洪、新城子等郊区。本区地势低平,海拔多在50m以下,涝灾频繁,尤其是辽中、新民等县(市)受洪涝灾害影响较重,粮食生产不稳。本区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是辽宁发展水稻生产比较理想的地区之一。水田面积约占本区耕地面积的1/4,水稻面积、产量和商品量均约占全省的1/3,商品率40%以上。

辽东半岛滨海平原水稻适宜区包括东港、庄河、普兰店等市县。本区为洋河、庄河、碧流河等十几条河流冲积而成的滨海平原,地势低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降水充沛、气候温和,无霜期在170d以上,适宜发展水稻生产。区内东港市水稻生产历史较久,大米著称国内,水稻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5%,其产量约占本区粮食作物总产量的40%,水稻面积、产量和商品量约占全省的1/5,商品率为45%。

辽北漫岗平原河谷水稻比较适宜区包括铁岭市所辖6个县及彰武县的河谷平原。该区土壤肥沃,灌溉水源条件好,利于发展水稻。水稻面积3。3×104hm2左右,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6%。

东部山地河谷水稻比较适宜发展区包括抚顺、新宾、清原等县的河谷地区。该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3%以上,是全省土壤最肥沃的地区。该区降水充沛,水资源是全省最丰富的地区,非常利于发展水稻生产。本区水稻生产历史较久。新宾的大米质地优良,水田面积约占该区粮食播种面积的1/5,约占全省水田面积的5%,约占全省产量的44%。利用本区水资源的优势条件,在河谷地区发展水田是提高东部山区粮食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本区气候温凉,时有冷冻害发生,水稻品种要选早熟品种。

(2)玉米

玉米是高产作物,可做食用口粮,又是畜牧业的好饲料,是淀粉工业的基本原料。玉米是辽宁省的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40%,产量约占50%。玉米适应性较强,除辽河三角洲低洼易涝和辽西北风沙干旱严重地区外,全省大部分地区都适宜发展玉米生产。按生态条件和玉米在粮食作物中的构成比重及生产水平,可将全省分为玉米适宜发展区和较适宜发展区。

辽北漫岗平原玉米适宜发展区,主要包括铁岭所辖各县和彰武县。该区土壤肥沃、降雨适中,与东北三省玉米大豆带连接为一体,是辽宁省玉米主要生产地。玉米播种面积约占本区粮食作物面积的50%,产量约占70%;约占全省玉米播种面积的30%,产量的30%。

下辽河平原中部玉米适宜发展区的生态条件很适合发展玉米生产,单产较高。玉米播种面积约占全省玉米播种总面积的1/10,玉米产量约占全省玉米总产量的1/5。

东部山地丘陵河谷玉米适宜发展区的土壤和水分条件很适合玉米生长,是辽宁省玉米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

辽东半岛丘陵玉米比较适应区主要包括大连市所辖县(市)、区和盖州市。本区以丘陵地貌为主,气候温和,年降雨600mm左右。土壤瘠薄,肥力较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在0。8%~1。0%。农业开发较久,集约化水平较高,是辽宁省玉米种植最早的地区,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当地传统口粮以玉米为主。玉米播种面积占本区粮食作物总面积的50%以上。

辽西低山丘陵河谷玉米比较适宜发展区的气候条件为半湿润易旱和半干旱,土地瘠薄,肥力较低。河谷平坦地区适宜玉米生长,但应适当控制播种面积。

(3)高粱

高粱是辽宁的传统粮食作物。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粱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5%,但随着玉米和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高粱由主导粮食作物变成辅助粮食作物。高粱适应性较强,耐旱性和耐瘠薄性在粮食作物中仅次于谷子。除东部山区的北部和沿海低洼易涝地区不适宜种高粱作物外,大部分地区都适宜种植。适宜高粱发展的地区主要在鞍山、辽阳、沈阳、锦州4市,其面积约占全省的1/2。海城和辽阳的高粱纯正,口味醇香,闻名遐迩。现在高粱主要分布在锦州地区,其种植面积约占该地区粮食作物总面积的40%~50%,占全省高粱面积的30%左右。

(4)小麦

小麦有冬小麦和春小麦之分。春小麦属喜温凉的夏粮作物,在辽宁大部分地区都可种植,但发展的重点应放在辽西低山丘陵的河谷地带。冬小麦要秋种,麦苗要安全过冬,从全省气候条件看,可以在辽东半岛南部的金州区、旅顺口区和辽西走廊南部的绥中县等地区适当推广。

(5)大豆

大豆生产与城乡人民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是食用油、豆制品、高蛋白饲料(饼粕)、油脂工业的主要原料来源。辽宁省大豆生产历史悠久,是全国重点大豆生产区之一。辽宁大豆种植面积比较稳定,为40。0×104~46。7×104hm2,产量为50×104t。大豆适宜发展区域与玉米相近,重点区域在铁岭地区以及鞍山、辽阳和沈阳地区(表3。2)。

表3。22008年辽宁省14个省辖市粮食产量比较(单位:104t)

资料来源: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三)杂粮

当前辽宁省杂粮的种类主要包括:谷子、荞麦、糜子、大麦、燕麦、绿豆、小豆、黑大豆、青皮大豆、豇豆、芸豆、豌豆、薏苡、甘薯等。

1。杂粮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杂粮的生育特性适宜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种植

杂粮生育期短,有利于搞两茬复种;耐瘠薄,可种植在坡耕地、沙流薄地上,有的种类还生有根瘤菌,固氮能力较强,抗干旱,一般每形成1kg干物质,仅需水400kg左右,比玉米少25%以上;抗病虫害,植株生有茸毛、皮质厚硬,受病虫害侵害轻;耐寒性强,可在早春播种;有的种类耐阴性特别强,适宜与高秆作物进行间套种,生育期短的还适宜小麦下茬复种。

(2)杂粮是抗旱救灾、致富治穷的重要作物

近年来,辽宁省旱灾频繁出现,又紧伴随着伏旱,成为阻碍辽西北地区玉米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由于杂粮生育期短,适宜的播种期又长,既可春播,又可夏种。2001年辽宁省遭受罕见的干旱,有93。3×104hm2绝收,为减少旱灾造成的损失,积极抢种小杂粮,播种26。1×104hm2,并获得较好的收成。杂粮是风沙干旱贫困地区重要的经济资源。加强杂粮的科学研究,发展杂粮生产,形成杂粮产业,有利于偏远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缩小地区间的贫困差距。

(3)种植形式灵活多样,可以促进作物种植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与调整

辽西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明显偏大,外调压力大。而杂粮商品量少,不能满足省内需求,有的种类还要靠调入。种植结构优化调整主要是发展高效作物,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调减压缩玉米面积来发展其他作物。而玉米面积的减少,又将影响粮食总产量。这样可发展适宜进行间、套、复种的杂粮生产,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土地的产出率,通过提高单产保总产,省出耕地发展经济田。因此,发展杂粮生产是优化作物生产结构的重要举措,是发展“订单农业”的切入点,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2。杂粮的分布

由于杂粮加工制作简便易行,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因此,在辽宁省种植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但是以辽西北地区播种面积最大,是辽宁省杂粮的主产区。据调查,1975年辽西北地区小杂粮播种面积占全省小杂粮播种面积的80。6%;1980年占全省面积的82。8%;1990年占全省小杂粮播种面积的89。4%;1999年小杂粮播种面积减少到13。2×104hm2,但仍占全省播种面积的85%。在辽西北地区以朝阳市和阜新市播种面积最大,分别为6。3×104hm2和6。2×104hm2,各占33。6%和32。8%。绿豆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阜新、朝阳、沈阳、抚顺;红小豆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沈阳、朝阳、阜新、大连;荞麦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阜新、沈阳、朝阳、锦州;芝麻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朝阳、沈阳、阜新、锦州;黑大豆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阜新、葫芦岛、大连、沈阳;青皮大豆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铁岭、本溪、大连、阜新;糜子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阜新、朝阳、大连、沈阳;谷子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朝阳、阜新、葫芦岛、锦州。

3。杂粮的生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