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经济格局02(第4页)
2009年,桃仙机场旅客运输突破750×104人次,同比增长10。2%。货邮吞吐量11。2×104t,同比增长9。7%;航班架次6。7×104架次,同比增长7。2%。
2。大连周水子机场
大连周水子机场是环渤海地区重要的门户枢纽机场,航站楼建筑面积为6。5×104m2,年旅客吞吐量600×104人次,停机坪总面积26×104m2,停机位达到28个。
大连机场现已开通航线145条,其中国内航线98条,国际及特别行政区航线47条,与15个国家、96个国内外城市通航。其中国际、地区通航城市39个,航班密度每周达到1800架次,使大连机场初步形成了覆盖国内各大城市的航空运输网络,架起了四通八达的对外交流和经济交往的空中桥梁。
大连国际机场旅客、货邮吞吐量和飞机起降架次三项运输生产指标自1998年来连续12年居中国东北地区12个民用机场的首位。2010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070×104人次,纯货邮吞吐量14×104t,飞机起降架次9。1×104架次,国际旅客吞吐量在国内仅次于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白云三大枢纽机场。
(五)管道运输
随着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的增长,大庆等油田的原油需要输送到大连新港和秦皇岛港外运,输送到抚顺、大连、锦州等地加工。为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提高原油的运输速度,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油田与港口、油田与工业区之间铺设了几千千米的输油管道,成为东北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
从1970年8月3日,国家决定从大庆油田到抚顺建设原油输送管道开始,到1975年9月,基本上形成了东北地区的输油管,总长度为2459。6km。其中,以管径720mm为主的主干线有大庆至铁岭、铁岭至秦皇岛、铁岭至抚顺、铁岭至大连4条,全长2180km,占全部管道长度的88%,形成了大庆到秦皇岛、大连、抚顺的3条输油大动脉;管径426mm的管道有抚顺至鞍山和盘锦至葫芦岛2条输油管道;还有1条小口径、短距离的丹东过鸭绿江至朝鲜的输油管道。
五、旅游
(一)旅游产业现状
辽宁历史悠久,风光秀丽,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宜人的气候条件,绮丽的风光名胜,发达的交通网络和雄厚的经济优势,大力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全省旅游业得到飞跃发展,游客人数不断增长,创汇持续上升。但是,辽宁省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旅游业还需要进一步地发展。
2008年年末,全省星级宾馆已达540家,旅行社1116家。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0078。3×104人次,比上年增长20。2%。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9836×104人次,增长20。2%;接待入境旅游者241。9×104人次,增长20。9%,其中,外国人207。3×104人次,港澳台同胞34。6×104人次,分别增长21。5%和17。6%。旅游总收入1741。5×108元,比上年增长33。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635。5×108元,增长34。6%;旅游外汇收入15。3×108美元,增长24。3%(表3。8)。
表3。82008年辽宁省14个省辖市旅游业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二)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指地理环境中能够使旅游者感兴趣,具有旅游价值的环境因素、地理事物和物质条件。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前者是自然界中固有的,或者主要是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的,如名山大川和各种天然奇观等;后者是人类在自然环境中建造或发展起来的景观或物质、精神实体,如文物古迹、园林、建筑、艺术等。但是,这两大类旅游资源常常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一般来说,人文旅游资源往往依附于自然旅游资源而存在,而自然旅游资源也每每因人文旅游资源而著名,两者相得益彰、相互辉映。我国的旅游资源按管理体系,又可分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文物保护单位,旅游度假区等。
1。自然旅游资源
辽宁省自然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有壮美的山岳、秀丽的江河湖泊、漫长曲折的海岸等自然景观,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第一,山岳风光。辽宁省的山地丘陵主要分布于辽东和辽西地区,辽北地区也有一些低缓的丘陵。构成风景区的山地丘陵海拔高度一般在500m左右,属于低山丘陵。山岳风光是辽宁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鞍山的千山、锦州北镇市的医巫闾山、丹东凤城市的凤凰山和东港市的大孤山、沈阳市的棋盘山、铁岭的龙首山等。其中鞍山的千山、凤城的凤凰山、北镇的医巫闾山、岫岩的药山,被誉为辽宁省的“四大名山”。
第三,滨海风光。辽宁省的滨海风光分布于辽东半岛、辽河三角洲和辽西沿海地带,如东港海滨、庄河海滨、大连海滨、金州东海岸、瓦房店海滨、营口鲅鱼圈和盖州海滨、锦州大笔架山、葫芦岛和兴城海滨等。辽宁滨海地区气候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消夏避暑和疗养胜地,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是辽宁省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
大连长海县、丹东东港市的大鹿岛、葫芦岛兴城市的**岛,则是辽宁重要的海岛景区。
第四,洞穴风光。洞穴风光在辽宁省东西部山区都有分布,多属温带喀斯特(岩溶)地貌类型,是在温带气候条件下,石灰岩经过溶蚀作用,在地面之下形成的洞穴。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是本溪水洞和桓仁望天洞。
第五,泉水风光。辽宁省已经发现的矿泉水有54处,其中水温38~90℃的温泉有49处,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和辽西沿海地区,已建成温泉疗养区13处,兴城、鞍山汤岗子、本溪温泉寺、辽阳汤河、丹东五龙背、营口熊岳等是比较著名的疗养游览区。
第六,地质风光。辽宁省境内的地质风光,主要分布在大连市金州区金石滩、凉水湾和大林子一带沿海,有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和地质遗迹。本溪市则因各个地质年代的地层最为齐全,素有“地质摇篮”之誉。锦州市义县、朝阳北票市和凌源市是辽西地区著名的鸟化石和鱼化石产地。
2。人文旅游资源
辽宁历史悠久,古迹文物众多,它们构成了辽宁人文旅游资源的主体。随着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省内人文旅游景点不断增加,新建的旅游项目层出不穷。
第一,文物古迹。辽宁的文物古迹分布于全省各地,特别是清朝入关前的文物遗址为辽宁省所独有,具有很大的旅游价值。它们主要是沈阳市的故宫、福陵(东陵)、昭陵(北陵)、实胜寺、太清宫、长安寺等;铁岭市的慈清寺、铁岭白塔、龙潭寺、崇寿寺塔等;抚顺市的元帅林、永陵、高尔山山城、赫图阿拉老城;锦州市的奉国寺、万佛堂石窟、广济寺、北镇庙、崇兴寺双塔、李成梁石坊等;朝阳市的佑顺寺、北塔和南塔、天成观等;辽阳的东京城、东京陵、白塔、燕州城等;鞍山市的鞍山驿堡古城、三学寺、山西会馆等;营口市的楞严寺、上帝庙、青石关山城、熊岳城等;大连市的大黑山山城、吴姑城山城、得利寺山城、复州城等;丹东市的大孤山古建筑群、凤凰山山城等;葫芦岛市的九门口长城、兴城古城等。其中的九门口长城、(清)沈阳故宫、(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扩展项目。
旧石器时代古遗址主要有大石桥金牛山人洞穴遗址、喀左鸽子洞洞穴遗址、海城仙人洞洞穴遗址、东港前阳人出土地等。
新石器时代古遗址主要有沈阳新乐遗址、东港后洼遗址、大连市旅顺口郭家村遗址、喀左东山咀遗址、建平和凌源两县市交界处的牛河梁女神庙遗址和积石冢墓地等。
青铜器时代古遗址是历史上辽宁居民点最密集的一个时期,遍及全省各地。其中辽西地区最密集;其次是沈阳和大连两市。主要的是北票丰下,建平水泉,喀左马厂沟小转山子、南沟门、和尚沟,朝阳十二台营子,凌源三官甸子、五道河子,葫芦岛乌金塘,沈阳郑家洼子,大连后牧城驿岗上等。
战国至隋唐时期古遗址主要有辽阳新城燕墓、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经建平和北票北部地区的燕秦长城,绥中万家秦汉宫殿遗址(包括秦碣石宫、汉望海台遗址、墙子里遗址等),凌源安杖子城址,朝阳柳城遗址,北票北燕冯素弗墓,辽阳壁画墓群等。
辽金元明清时期古遗址主要有法库叶茂台辽墓群,北票莲花山辽耶律仁先家族墓地、北镇耶律宗政墓、鞍山倪家台明崔源墓等。
第三,历史遗址和革命纪念地。主要包括营口的西炮台,东港的大东港之役遗址,旅顺口的万忠墓、旅顺监狱,沈阳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张学良旧居陈列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苏联红军阵亡将士纪念碑、东北解放纪念碑、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等,大连的中苏友谊纪念馆,桓仁的抗联遗迹等。
第四,城市公园。公园是旅游者游乐的场所,也是市民休息娱乐的地方,常以绿地和水体为主,并配置适当的人文景观。它们主要是沈阳的北陵、东陵、中山、青年等公园;大连的劳动、星海、老虎滩等公园;鞍山的二一九公园;抚顺的劳动、高尔山公园;本溪的本溪湖公园;锦州的北湖公园;阜新的人民公园;丹东的锦江山、鸭绿江公园;辽阳的白塔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