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归(第1页)
“大人,需要盯着孟将军吗?”晚膳过后,天色已暗,玄枭站在院中问祝斯年。
孟景铄似乎有些贪杯,喝多了酒,是祝斯年亲手扶他睡下的。
祝斯年看着手中那药瓶,道:“既然没有威胁,便不必在他身上多花功夫。”
“是。”
两颗忆归丹,山楂大的丹药,孟景铄定没少花功夫,此人看似鲁莽,实则内心细腻,不好与他缠斗,只是欠他这么多人情,不得不还。
祝斯年皱起眉头,吞下一颗丹药。
屋内没有点灯,他坐在床边,月光透过窗棂照在脸上,房门紧闭,这样完全安静无人打扰的空间里,他终于卸下一切面具,抛却猜忌、算计、与人为善,露出疲惫、阴翳、神情不虞。
酒劲和药效纷纷起了作用,更多的是连日的奔波劳累,祝斯年躺下,闭眼思索近日的事情,缓缓入眠。
他入睡时很安静,呼吸声弱到听不见,这一切被蹲在屋顶的孟景铄尽收眼底。
他知道祝斯年这些天查案辛苦,想他睡个好觉,便往忆归丹里加了些安神的药物,只是忆归丹能否为他找回记忆,孟景铄没有十足的把握。
没有威胁便不理我了吗?孟景铄想着,看到祝斯年冒出的汗珠,知道丹药起了作用。
于是抱着房梁将屋顶的瓦片盖好,跳了下去。
月光下睫毛疯狂颤动,不知道他梦到了什么,孟景铄只能守着他为他擦汗。
火。
祝斯年梦到了火。
消失了十一年的记忆如潮水般退回脑海,随之而来的是迟到了十一年的心脏钝痛。
他是太子少傅谢辞青的独子——谢明尘,原有享天伦之乐的势气,却在十一年前的那一夜被冲天的火光吞噬掉一切希望。
“走水啦!走水啦!”谢府的下人惊慌失措地从卧房冲出来,声音在寂静的深夜中显得格外刺耳。
火势迅速蔓延,等谢府的下人们手忙脚乱地提水灭火时,府内早已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谢辞青提剑走出房间,双目赤红,神情癫狂,站在原地竭力守着残存的理智。
正在灭火的下人,有些倒地,有些已然失去神智,举着剑在空中挥舞,自相残杀。
谢明尘与谢观止同住一间房屋,谢明尘听到声响,为谢观止盖好被子,推开窗户从缝隙中看到的就是父亲肆无忌惮杀人的模样和滔天的火光。
十岁的孩童稚气未消,慌乱地叫道:“观止!观止!我们快走!”
谢观止方才七岁,睡眼惺忪,任谢明尘摆布,被他牵着手冲出房屋。
董芜那时名为唐浅安,经营商铺,不擅武功,拼了命地拉着谢辞青,却唤不回他的神智。
“父亲!”谢明尘喊,死死地将谢观止护在身后,随手从地上拾起把短剑,与围上来的仆人搏杀,可体格力量相差悬殊,他虽自幼便跟着谢辞青学了剑术,却无法以一己之力与众人对抗,身上被划了许多口子。
谢观止被吓得连连后退,拽着谢明尘的衣角,颤颤巍巍地说:“哥哥,你受伤了!”或许是蜿蜒鲜红的血迹太过刺眼,他忽然松开拽着衣角的手,学着谢明尘的模样,从地上拾起剑,转身与谢明尘背靠背,举着剑乱挥。
谢辞青看过来,眼中的猩红时亮时暗,艰难地从口中挤出几个不成音的字:“你、你不能活,你不能活,你……”,他抵不过体内碎魂烟的吞噬,神智一点点被消磨殆尽,突然,他将剑尖指向谢观止,挣脱唐浅安和一众仆人的束缚,直向前刺去。
谢明尘本能地拉过谢观止,剑刺空,扎在木门上。
“父亲,我是明尘!这是观止!你不认得我们了吗?”谢明尘嘶吼着,声音如火上浇油,谢辞青更加不顾一切,推开谢明尘,使出浑身解数,一掌将谢观止击飞。
祝斯年大口喘息着,额头上的冷汗越冒越多,神情痛苦。
他梦到了什么?孟景铄皱眉,取出安神露,喂给祝斯年,不停地为他擦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