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圣麦克斯篇的异化论(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而且,这种现实的异化是“圣麦克斯”篇的关键,正是因为这一二重性矛盾,无产阶级才“有了现实的任务:使现存的关系发生革命”。“圣麦克斯”篇不否定“使命”或者“任务”。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12]。甚至也不能否定“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13]这样的提法。不仅如此,“圣麦克斯”篇甚至从价值上无条件地肯定了人的个体性的实现,即每个人的自我实现活动。[14]

如上所述,意识被认为是存在的意识,存在的多重性使得意识也是多重性的。如果用稍微不同的语言来描述意识的话,会有以下几种结果:

“我们在这里简单地重复一下,‘使命、职责、任务、理想’或者是

(1)关于物质条件所决定的某一被压迫阶级的革命任务的观念;或者是

(2)对于通过分工而分到各种不同行业中去的那些个人的活动方式的简单的唯心的解释或相应的有意识的表达;或者是

(3)对个人、阶级、民族随时都必须通过某种完全确定的活动去巩固自己地位的这种必要性的有意识的表达;或者是

(4)以观念形式表现在法律、道德等等中的统治阶级的存在条件……”[15]

虽然对于意识的描述不能仅仅归结于这些观念、表象,但这四点组成了意识的基本内容。意识的内容是每个人、每个阶级各自拥有的各种关系,换句话说,就是外部所见的每个人、每个阶级的“自我关系”[16]。并且,属于统治阶级的个人会在意识中将自己的存在条件理想化,并以法律的形式给予这些条件以普遍的正当性。

“在这种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个人除了必须以国家的形式组织自己的力量外,他们还必须给予他们自己的由这些特定关系所决定的意志以国家意志即法律的一般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的内容总是决定于这个阶级的关系……他们个人的权力的基础就是他们的生活条件,这些条件是作为对许多个人共同的条件而发展起来的,为了维护这些条件,他们作为统治者,与其他的个人相对立,而同时却主张这些条件对所有的人都有效。”[17]

只要占统治地位的各种关系对所有人而言都是前提,那么它们在无产阶级的意识里也占有统治性的地位。但是,在另一方面,“圣麦克斯”篇也指出,法律、道德等从资产阶级的各种存在条件中产生的意识(“人的本质”的意识)的各种形态,也由于社会的分裂化为了泡影。

“当前社会的交往形式以及统治阶级的条件同走在前面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愈大,由此产生的统治阶级内部的分裂以及它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分裂愈大,那末当初与这种交往形式相适应的意识当然也就愈不真实……这种交往形式中的旧的传统观念(在这些观念中,现实的个人利益往往被说成是普遍的利益)也就愈发下降为唯心的词句、有意识的幻想和有目的的虚伪。”[18]

关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对立我们将在下一节论述。这一节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社会的阶级分裂和自我关系的矛盾,使得意识的分裂结构化了,对应统治阶级存在条件的意识的各种形态越发成为空虚的词句和幻想。

另一方面,无产阶级无法将自我关系理想化,或者让其拥有普遍的正当性。无产阶级与现实的自我关系处于相悖离的状态,因此在意识里就表现为“变革自己的各种关系的现实任务”。意识把现实的自我关系的二重性视为矛盾,并将针对自我关系的否定关系表现为“任务”。意识在这里也是将无产阶级个人的自我关系作为自己的内容的。

可以说,“圣麦克斯”篇是通过揭露社会的阶级分裂和基于此的各种意识形态的结构性分裂来抛弃施蒂纳的二元论的。针对施蒂纳关于人的“本质”和与之对立的个人享受自己的固有性这一理论框架,马克思沿用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论的理论结构,并将人的自主活动与交往形式的变革结合了起来。

[1]原文是:“DieIdeenundGedankenderMensnatürliundGedankenübersidihreVerh?ltnisse,ihrBewuβtseinvonsiens……”如果这里将ihreVerh?ltnisse翻译为“他们的各种关系”,那成为意识的对象的正好是“人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整体”,这样的解释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将其解释为个人的各种关系也是有根据的。笔者将其翻译成“自己的各种关系”。同样,derMens以及derIndividuen分别翻译成“人(个人)”和“单个人”。

[2]W。167,17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199页。

[3]W。405,45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492页。

[4]“人的各种关系”这一用语,应该不能理解为各种社会关系的整体。这里最多只能作为“一个人所拥有的各种关系”来理解自我关系问题。

[5]W。246,27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296页。

[6]W。167,17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199~200页。

[7]W。423,47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514页。

[8]W。270,297-29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326~327页。

[9]上面的引文虽然没有明示,但“圣麦克斯”篇提到,无产阶级存在于资产阶级意识的各种形态之中。这里融合了这一内容。

[10]H。120,126-1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86页。

[11]W。415,46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505页。

[12]W。272,30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329页。

[13]同上书,330页。

[14]Vg1。W。424,475。

[15]W。405,45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491~492页。

[16]马克思所谓的意识的各种形态,基本上应该作为自我关系的智慧来把握,社会意识论也必须从这个视角进行再构建。

[17]W。311,34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378页。

[18]W。274,30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331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