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书生为狐女放弃功名 甘愿归隐山林相伴(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苏砚走上前,紧紧抱住她,声音温柔而坚定:“青妩,我回来了。我辞去了官职,从今往后,我再也不离开你了。”

青妩愣在原地,眼中渐渐泛起泪光:“你……你放弃了功名?为什么?那是你多年的心血啊!”

“因为你比功名更重要。”苏砚松开她,捧着她的脸,认真地说,“我知道你是狐妖,也知道有道士要追杀你。但在我心中,你善良、温柔、正直,比那些道貌岸然的凡人强上百倍。我宁愿放弃所有的功名富贵,也不愿失去你。往后余生,我只想与你相伴在这山林中,过平淡安稳的日子。”

青妩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她知道,苏砚为她放弃了多么珍贵的东西,这份深情,让她感动不已。她扑进苏砚的怀里,哽咽着说:“清辞,谢谢你。此生有你相伴,我别无他求。”

从那以后,苏砚便留在了苍梧山,与青妩一同住在那间木屋里。他不再执着于功名,每日在屋前开辟了一小块田地,种些瓜果蔬菜;闲暇时,便读书写字,或是与青妩一同进山采摘野果、草药。青妩则陪伴在他身边,为他打理家务,做他爱吃的饭菜,在他读书晚了时默默送上一盏热茶。

他们的日子过得平静而温馨。春天,他们一起在竹林中赏笋,听鸟儿歌唱;夏天,在屋前的老槐树下纳凉,青妩为他扇扇驱蚊;秋天,一起采摘野果,酿一壶醇香的米酒;冬天,围在炭火旁取暖,苏砚读诗,青妩静静聆听。

偶尔,会有猎人或樵夫误入这片竹林,看到他们相依相伴的模样,心中虽有疑惑,却也被他们的温柔与安宁所感染,从未有人打扰他们的生活。苏砚也从不对外人提及青妩的身份,他只想好好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有一次,当年那位扬言要收服青妩的道士,真的找到了这片竹林。他看到苏砚与青妩在一起,怒不可遏,认为苏砚被妖邪迷惑,当即就要动手收服青妩。

苏砚毫不犹豫地挡在青妩面前,眼神坚定:“道长,青妩心地善良,从未伤害过任何人,你为何非要赶尽杀绝?妖亦有善恶之分,难道仅凭她的身份,就要定她的罪吗?”

道士冷哼一声:“妖就是妖,本性难移!此女留在世间,迟早会为祸人间。贫道今日定要除了她,以绝后患!”

“不准你伤害她!”苏砚紧紧握住青妩的手,“如果你执意要动手,就先从我尸体上踏过去!”

青妩看着苏砚为了保护自己,不惜与道士对峙,心中感动不已。她轻轻拉了拉苏砚的衣袖,轻声道:“清辞,别怕,我来应付。”

青妩走到苏砚身前,眼神平静地看着道士:“道长,我与苏郎在此隐居多年,从未害过人,也从未干涉过人间之事。你若非要动手,我虽不愿伤人,但为了保护我爱的人,我也不会坐以待毙。”

道士见青妩周身气息平和,并无半分妖气作祟的迹象,又看苏砚为了她奋不顾身的模样,心中的执念渐渐松动。他沉默了片刻,叹了口气:“罢了罢了,世间万物,皆有灵性。你们既已归隐山林,不再干涉世事,贫道今日便饶你们一命。但你们需记住,日后若敢为祸人间,贫道定不饶你们!”

说完,道士转身离去,再也没有出现过。

经此一事,苏砚与青妩的感情愈发深厚。他们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彼此都会是对方最坚实的依靠。

岁月流转,十年光阴弹指而过。苏砚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书生,眼角添了细纹,鬓角也染了霜华,而青妩依旧保持着初见时的模样,眉眼依旧清澈,身姿依旧窈窕。

有人问过苏砚,是否后悔放弃功名,与一只狐妖归隐山林。苏砚总是笑着回答:“人生在世,所求不过是一份安稳与真情。我与青妩相伴,每日粗茶淡饭,却过得舒心安宁。这功名富贵,于我而言,不过是过眼云烟。能与心爱之人相守一生,才是真正的幸福。”

青妩也常常望着苏砚的脸庞,心中充满了感激。若不是遇上苏砚,她或许永远都是一只独居山林的狐妖,不懂人间的温暖与真情。是苏砚让她体会到了相濡以沫的幸福,让她明白,即便修行百年,也不及与心爱之人共度朝夕。

某个秋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竹林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苏砚坐在屋前的石凳上,手中捧着一卷书,青妩依偎在他身边,头靠在他的肩上。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桂花香,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岁月静好的温柔。

他们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波澜,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却在平淡的日常中,书写着最动人的真情。苏砚为了青妩,放弃了人人艳羡的功名;青妩为了苏砚,放弃了独居山林的宁静。他们用彼此的坚守与付出,诠释着爱情的真谛——真正的爱情,无关身份,无关富贵,只关乎两颗彼此珍惜、彼此守护的心。

往后的日子,还会有无数个十年。他们会继续相伴在这苍梧山深处,看春去秋来,赏云卷云舒,用相濡以沫的坚守,将这份跨越种族、放弃功名的爱情,书写得愈发醇厚,愈发坚定,直到地老天荒。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