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狐女救书生 为他疗伤不惜损耗修为(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暮秋的风卷着枯叶,在崎岖的山路上打着旋,寒意透过单薄的青衫,刺得沈砚忍不住缩了缩肩膀。他踉跄着扶住一棵枯树,喉头涌上腥甜,一口鲜血直直喷在脚下的碎石上,红得刺眼。为了躲避仇家追杀,他弃了官道,钻进这茫茫苍梧山,却不料慌不择路间失足坠崖,虽侥幸挂在半山腰的藤蔓上,却已是筋断骨裂,气息奄奄。

意识模糊之际,他似乎听见一阵极轻的脚步声,带着草木的清香,缓缓靠近。费力睁开眼,只见昏黄的暮色中,立着一位身着素白衣裙的女子。她眉眼如画,肌肤胜雪,眸子亮得像山涧的清泉,只是周身萦绕着一股淡淡的、不属于人间的清冷气息。

女子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他额前汗湿的发丝,触感微凉,却奇异地驱散了些许痛楚。“公子伤势过重,再拖延下去,怕是性命难保。”她的声音轻柔,像风吹过竹叶,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

沈砚想开口道谢,却只能发出微弱的气音,眼前一黑,便彻底晕了过去。

再次醒来时,沈砚发现自己躺在一间简陋却干净的木屋中,身下是铺着干草的木床,身上盖着带着松针香气的薄被。屋内燃着一盏油灯,昏黄的光晕将屋子照得暖意融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甜的草药香。

他动了动手指,只觉得浑身酸痛,却已无大碍,连之前断裂的肋骨,也只余下隐隐的钝痛。正疑惑间,木屋的门被轻轻推开,那位白衣女子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药走了进来。

“你醒了?”女子将汤药递到他面前,眼底带着一丝欣慰,“快把这药喝了,对你的伤势有好处。”

沈砚挣扎着坐起身,接过药碗,温热的汤药滑入喉咙,带着微苦的回甘,顺着食道一路暖到心底。“多谢姑娘搭救,在下沈砚,敢问姑娘芳名?”他望着女子清澈的眼眸,诚恳地问道。

“我叫青妩。”女子浅浅一笑,眉眼弯弯,“这里是苍梧山深处,公子为何会伤成这样?”

沈砚叹了口气,缓缓道出缘由。他本是江南学子,因性情耿直,在科举中揭发主考官舞弊,却反遭诬陷,被仇家追杀,无奈之下才逃入深山。

青妩静静听着,眸中闪过一丝怒意,随即又化为同情。“世间竟有如此不公之事。”她轻声道,“公子不必担心,此处偏僻,不会有人找到你,你且安心在此养伤。”

从那以后,青妩便每日悉心照料沈砚。她每日天不亮便进山采摘草药,回来后细细熬煮,准时端到他面前;为他擦拭身体、更换衣物,动作轻柔细致;闲暇时,还会为他采摘山中的野果,或是哼唱几句不知名的小调,为枯燥的养伤时光添了几分趣味。

沈砚渐渐发现,青妩身上有许多与众不同之处。她身手矫健,能轻易攀上陡峭的山崖采摘珍稀草药;她对山中的草木了如指掌,哪种草药能治伤,哪种野果可食用,她都一清二楚;更奇怪的是,她的容貌似乎永远停留在初见时的模样,不见丝毫变化,且周身总带着一股淡淡的灵气。

心中虽有疑惑,但沈砚并未多问。他知道,青妩对自己并无恶意,若不是她,自己早已命丧山崖。更何况,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他已对这位善良温婉的女子生出了别样的情愫。

然而,沈砚的伤势远比想象中严重。他坠崖时伤及心脉,寻常草药只能暂缓痛楚,难以根治。半月后,他的伤势突然加重,高热不退,意识再次陷入模糊,口中胡言乱语,气息微弱得仿佛随时都会断绝。

青妩慌了神,她试过了所有已知的草药,却都无济于事。看着沈砚痛苦挣扎的模样,她眼中满是焦急与心疼。她知道,唯有动用自己修行百年的内丹,以自身修为为引,才能修复沈砚受损的心脉,可这样做,她多年的修为将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退回原形,再难化为人形。

望着沈砚苍白的脸庞,青妩没有丝毫犹豫。她走到床边,盘膝而坐,闭上双眼,双手结印。顷刻间,屋内泛起淡淡的白光,青妩的眉心处缓缓浮现出一颗晶莹剔透的内丹,散发着柔和的光晕。她将内丹缓缓引出,小心翼翼地贴近沈砚的胸口,一股精纯的灵力顺着内丹涌入沈砚体内,缓缓修复着他受损的经脉。

随着灵力的不断输出,青妩的脸色渐渐变得苍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身体也开始微微颤抖。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修为在飞速流逝,百年的修行成果,正一点点消散。但她没有停下,只要能救沈砚,她心甘情愿。

不知过了多久,东方泛起了鱼肚白,屋内的白光渐渐散去,青妩的内丹缓缓缩回眉心。她虚弱地倒在床边,气息奄奄,脸色苍白如纸,原本清亮的眼眸也变得黯淡无光。而沈砚的脸色却渐渐红润起来,呼吸也变得平稳,高热退去,终于沉沉睡去。

当沈砚再次醒来时,已是三日后。他感觉身体前所未有的轻松,心脉处的痛楚彻底消失,浑身充满了力量。他起身下床,却见青妩躺在一旁的竹椅上,脸色苍白,神情虚弱,仿佛经历了一场大病。

“青妩姑娘!”沈砚心中一紧,连忙上前扶住她,“你怎么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