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锄奸扶弱还太平(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官吏听完官差的种种恶行,脸色铁青,连忙喝令手下将那几个早已吓得魂不附体的官差捆了,连拖带拉地押走了。

官差一走,看热闹的百姓见没了动静,也渐渐散去,只留下几个相熟的街坊三三两两的走在一起,还在低声议论着郑久旭的好。

陈大娘扶着门框,看着郑久旭忙碌的身影,心里跟明镜似的。

这孩子不肯说自己的真实身份,定是有他的道理,他要是想说,早便说了,既然不说,那就不问。

陈大娘便很识趣地没有多问,只一个劲儿地念叨着“多亏了你”。

郑久旭安抚好对郑久旭感恩戴德的陈大娘和躲在她身后的小梨。

郑久旭忽然想起自己来时带的粮食和伤药还放在不远处的巷子里,若是晚了怕是会丢。

再看陈大娘手臂上的擦伤和额角的肿块,显然伤得不轻,也该请个大夫来好好诊治。

郑久旭转头对陈大娘叮嘱了一句:“大娘,您先歇着,我去请个大夫,再把东西取来,马上就回。”

说罢,郑久旭便转身向外走去。

郑久旭刚踏出陈大娘家的门槛,郑久旭就瞥见老槐树下,周云澈不知道在听什么,正听得入神。

一位白发老伯背对着他,正唾沫横飞地讲着什么,周云澈双手负在身后,听得十分专注。

郑久旭瞧周云澈穿着虽非富即贵,却不夸张,刻意低调,便猜到周云澈此次是微服私访,不愿暴露身份。

但君臣相见,再怎么,礼数不可废,郑久旭便走上前,拱手与周云澈打招呼,笑道:“周公子,好久不见。”

周云澈闻声转头,见是郑久旭,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的笑意,也拱手回应:“好久不见,郑小公子。”

那讲故事的老伯背对着他们,听见周云澈与人打招呼,心里暗道:这位周公子一看就不是普通人,能和他攀谈的,定也非等闲之辈,自己万万可不能失了礼数。

老伯连忙转过身,刚想抬眼问好,目光落在郑久旭脸上的那一刻,整个人都僵住了。

老伯是万万没有想到,来人竟然是郑久旭!

随即双手挥舞起来,激动得嘴唇直打哆嗦。

这老伯年轻时是个教书先生,闲时最爱听书,看话本,他尤其痴迷那些关于“郑先生”行侠仗义的故事,简直就是郑久旭的头号“迷弟”。

老伯对关于郑久旭的事件,他无一不知无一不晓,可谓是如数家珍。

他不仅能把郑久旭的事迹倒背如流,还特意用半斗米换了一张郑久旭的画像,老伯日日观看,有什么烦心事都和郑久旭的画像说。

老伯早已将郑久旭这张脸刻在了心里。

如今真人就在眼前,他怎能不激动?

周云澈在一旁瞧着老伯这副模样,不由得心生好奇,却也并未多言。

老伯早已把周云澈给抛到了九霄云外,老伯强压着砰砰直跳的心脏,声音颤抖却无比肯定地问道:“您。。。。。。您、您就是郑先生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