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万事通(第1页)
鼓声渐歇,带着狐狸面具的男子环视台下,目光扫过每一张戴着面具的脸,最终似有若无地在余黎和裴砚的方向停顿了一瞬。
“诸位贵客远道而来,想必都是为了‘解惑’。”男子的声音透过面具传出,带着几分刻意的沙哑和笑意。
“在下云狸,老规矩,达到要求者,可见‘万事通’。今日的要求很简单。
”云狸微微停顿了一下,接着才继续说道:“就是答对接下来的三道题,倘若答错……”。
他轻笑一声,未尽之语却让场中气氛微微一凝。
余黎感到裴砚握着她的手腕稍稍收紧,示意她静观其变。
庭院里灯火通明,悬在廊下的十二盏琉璃灯将青石板照得泛着水光。
台下的喧嚣声如潮水般退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台上那位踱步的男子身上。
他腰间佩戴的玉玦随着步伐发出清脆的撞击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三四五,像把弓——”他刻意拉长语调,手指在空中虚划一道弧线,“十五十六正威风。”
最后那个“风”字带着若有似无的戏谑,像一片羽毛轻轻搔过听众的心尖。
话罢,他从怀中掏出了一把折扇,抬手将折扇“唰”地展开,原本素白扇面上用银线绣着一弯新月。
他悠然摇扇的模样,与台下抓耳挠腮的众人形成鲜明对比。
“三四五,像把弓……”一个白面书生以扇骨轻敲额头,扇骨将额角敲的发红“这数字蹊跷,莫非暗合《周易》?”
他身旁蓄着短须的中年人摇头:“非也非也,弓者,兵器也。怕是暗指军中事务。”
台下的余黎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注意到身旁的裴砚眼中泛起了疑惑,余黎出声提醒。
“是月相。”余黎声音极轻,“初三初四的蛾眉月,十五十六的满月。”
就在她话音落下的瞬间,台上的云狸合扇的声响清脆如磬。
他目光准确无误地穿过人群,落在余黎身上:“这位姑娘可是有了答案?”
她提着裙摆缓步走到了人群前方。裴砚下意识拉住她的衣袖,虽然不懂她的用意,但仍默契地跟在她身后半步的位置,像一尊沉默的守护神。
站在台上的云狸见余黎竟走上前来,摇着扇子的手微微一顿,玉骨扇面上流转的月光随之凝滞。
他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这个走上前的女子,目光在她清丽的侧脸与裴砚警惕的神情间转了个来回。
“是月亮。”余黎站定后开口,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
裴砚倏然转头看她,眼底漾开惊讶的波纹。“你这么快就猜到了。”
他原本紧绷的肩线稍稍放松,语气里带着未曾掩饰的赞叹。
云狸的掌声在寂静的庭院里显得格外清脆,他抚掌大笑时,腰间悬挂的银铃随之轻响。
“不错,这题是你的,不过……”他故意拖长尾音,目光扫过在场众人,“答对一题可不行。”随即仰头高声道:“今日的规矩是——答对题数多者为胜!”
这话一出,原本还算平和的气氛顿时变得微妙。几个原本作壁上观的江湖人不动声色地调整了站姿,手已按上腰间兵器。
“接下来是第二道。”话没说完,云狸顿了一下低头轻轻抚过袖口绣着的流云纹,视线落在余黎身上时带着几分玩味,“若这位姑娘再对一题,诸位可就白来一趟了。”
霎时间,无数道目光如利箭般射来。有审视,有嫉妒,更有毫不掩饰的杀意。
裴砚下意识向前半步,宽大的衣袖将余黎半掩在身后,右手已按在剑柄上。
余黎却从裴砚身后缓步走出,月光照在她素白的脸上,竟映出几分凛然。
她迎视着那些不怀好意的目光,唇角弯起一抹极淡的弧度:“阁下方才说,答对题数多者可以见万事通?”她的声音清亮,带着恰到好处的疑惑。
云狸微微一怔,折扇在掌心轻敲:“不错,我说过。”
“既然如此——”余黎声音陡然转冷,“倘若我死在见万事通的路上,是不是算你们言而无信呢?”
这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人群中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一个虬髯大汉忍不住喝道:“小丫头胡说什么!”
云狸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紧紧盯着余黎,仿佛第一次真正看清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
余黎却不理会众人的骚动,继续道:“万事通既然立下规矩,自然要保证守规矩之人的安全。否则……”。
她轻笑一声,“今日谁能走到最后,岂不是要看谁杀人最多?”
话音未落,暗处突然寒光一闪!三枚银针破空而来,直取余黎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