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初掌(第3页)
徐昭佩当场折断玉如意:“备快马!本宫要亲赴江陵!”
日夜兼程赶到江陵时,战事已歇。王僧辩跪在行宫前请罪,老泪纵横:“臣万死!陛下为救一孩童,以身挡箭……”
寝宫内药气弥漫,方等小脸惨白地昏睡着,肩头裹着厚厚的纱布。
“母后……”他忽然睁眼,虚弱地笑,“儿臣赢了……”
徐昭佩咬唇咽下哽咽:“是,等儿赢了。”
原来方等攻城时,见一西魏小兵与方等年纪相仿,一时心软没有放箭,反被暗算。幸得王僧辩及时相救。
“母后,”小家伙拉住她的衣袖,“那个小兵……还活着吗?”
徐昭佩看向王僧辩,老将军垂首:“乱军中……没了。”
方等闭上眼,泪珠滚落。当夜发起高热,呓语不断:“不要死……都不要死……”
徐昭佩守了三天三夜,直到儿子转危为安。这期间,她雷厉风行地整顿江陵防务,将萧詧余党连根拔起。
方等能下地时,坚持要去战场看看。焦土之上,他蹲下身,将一朵野花放在无名坟前。
“母后,儿臣不想打仗了。”
徐昭佩站在他身后,看江风卷起染血的战旗:“等儿,不是我们要打仗,是不得不打。”
回建康那日,江北传来消息:西魏撤军了。
朝野欢庆,唯方等闷闷不乐。徐昭佩发现儿子常在武库前徘徊,那里收着那日暗算他的弩箭。
“母后,”某夜他突然问,“若儿臣一统天下,是不是就不会有战争了?”
徐昭佩望着儿子清澈的眼睛,竟不知如何作答。
翌日临朝,方等颁布一道惊世诏书:凡归顺的西魏将士,皆赐田宅;愿回乡者,发路费。
有武将激烈反对,小皇帝只问:“将军可愿自己的儿子战死他乡?”
退朝后,徐昭佩问儿子为何突然有此仁政。
方等从袖中取出一封血书:“那个暗算儿臣的小兵……临终前写的。”
歪歪扭扭的胡文,写着“想回家”。
徐昭佩久久无言。或许这一世,她的等儿真能走出不同的路。
初夏的傍晚,母子二人在御花园散步。方等突然说:“母后,儿臣想改年号。”
“为何?”
“太建……太过刚强。儿臣想用承和。”
徐昭佩驻足。承和,承平祥和。
“等儿决定便是。”
暮色四合,新蝉初鸣。她看着儿子在花丛中追逐蝴蝶的身影,忽然觉得,或许不必事事都照前世的轨迹。
至少这一世,她的等儿不必在血与火中长大。
当然,该清除的障碍,她依然会清除。该布下的棋局,依然会布下。
但或许……可以换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