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肖燃出车祸了(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以前是他室友陪他来……今天他室友刚好有事。”若邻说得很委婉,似乎在解释什么,又似乎在掩饰什么。

“我是怕你一个人照顾不好他,毕竟你一个女孩子,也没有什么力气。”舅舅的回应打消了她的顾虑。

问清医院地址后,吴之遥说一会儿过来接他们。

听若邻说她舅舅要来,肖燃表情一怔,随即压低声音问:“来的是你哪个舅舅?”

他那紧张中带着期盼的语气让若邻忍不住莞尔——他显然已经对那位随和风趣的“周叔叔”产生了好感,而对严谨沉稳的吴之遥,则本能地有些忌惮。

吴之遥赶到时,不仅带来一盒精致的进口水果,还有几盒促进骨骼愈合的进口药品。与周铭的随性不同,这位舅舅举手投足间透着商场精英的沉稳气场。肖燃顿时收敛了平日的活泼,连说话都变得格外恭敬。

复查结果很理想,医生说骨痂生长得比预期还要好。

“需要帮你找个护工吗?”吴之遥关切地问。

“谢谢吴叔叔,我自己能行。”肖燃回答得小心翼翼。

送他们回学校之前,吴之遥特意找了一家地道的东北菜馆。上下车或遇到台阶时,他会自然地伸手去扶肖燃,但肖燃总是倔强地展示自己已经能够独立行动。

席间,吴之遥状似随意地挑起话题:“听邻邻说,去年你们的剧目拿到了学校的金奖?”

“是啊,这都是社员们一起努力的结果。”不知为何,在若邻的这位舅舅面前,一贯自信张扬的肖燃竟变得异常谦逊,“尤其是吴若邻同学的优异表现!”

若邻瞥了他一眼,又悄悄观察舅舅的反应。

“若邻的优势,可能更适合编剧或策划一类。像角色演出,也许并不是她的特长。”舅舅并没有顺势夸奖,反而流露出对她登台表演的不赞同。

“对了,肖社长这学期该为考研做准备了吧?”吴之遥转移了话题。

“是的。”

“打算考哪里?”

“我决定考本校。”

“以你的能力,保送应该不成问题。”吴之遥给他夹了一片锅包肉。

这句认可让肖燃的嘴角微微上扬。然而下一秒,舅舅话锋一转:“其实也可以考虑国外的院校,你的专业是意大利语,为什么不试试意大利的学校呢?”

若邻小口喝着汤,她听得出舅舅的弦外之音——这位始终觉得她年纪太小不该谈恋爱的长辈,正在用最得体的方式,小心翼翼地拉开她与肖燃之间的距离。

“我其实早就考虑过,但我爸妈不乐意我出国。关于这一点,我也很苦恼。”他说的是真话。肖燃的父母就他一个独生子,身边的朋友早就把孩子送出国念中学,他们夫妻就是舍不得。所以肖燃报考大学,也未能离开北方。

“先声明我绝对不是妈宝男啊!”他突然斩钉截铁地拍胸脯,“只是,我如果不听他们的话,他们就会切断我的一切经济来源。”

“所以,我打算本科毕业后,一边读硕士一边搞事业,不受制于双亲!”他突然雄心壮志,似乎也想让吴之遥知道,他虽然才21岁,但对未来已经有规划,有自己的主见。

“有志向是好事。不过家里条件允许的话,读研期间还是一门心思搞学术的好。更何况,你还有学生工作和社团,已经分身乏术,就不要把自己搞得太累,免得杂而不精。”

肖燃心领神会,这明显是在打探他的家庭情况!

于是,他巧妙地介绍了自己的家世。肖燃的父母开着一家上千人的外贸工厂,在当地,谦虚了说也算是小富之家。他的表述很得体,从父母的创业精神熏陶,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想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家境优渥、见识广博、家教良好、有个人追求却又不张扬的年轻人。

的确,作为实干派的青年才俊吴之遥,只能认可那样的男生。

但认可,不代表他就能轻易允许他们接近若邻。

返校的路上,夕阳透过车窗,在三人的侧脸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