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象牙塔的新生(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吴若邻……好名字!”肖燃从桌上拿起一张报名表递给她,动作干脆利落,“欢迎加入我们!我们正需要像你这样有语言基础又有艺术气质的社员!下周二晚上有我们的迎新见面会,一定要来哦!”

他的热情很有感染力,却不让人感到负担。吴若邻接过表格,在他的注视下,也填好了信息。

就这样,吴若邻的大学生活,在“百团大战”的尾声里,悄然拉开了序幕。她选择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社团——一个承载着她过去的根基与宁静,一个链接着她可能向往的、充满异域风情的远方。

她的出现,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B大这个小圈子里泛起了涟漪。姣好的容貌,出色的成绩(很快就在新生摸底考中传开),加上书法大赛省一等奖的履历,让她迅速成为了新生中的焦点人物,也引来了不少学长的关注。

接下来的几天,吴若邻明显感觉到走在校园里,投注在她身上的目光变多了。去食堂吃饭,会有陌生的学长“恰好”坐在旁边搭讪;去图书馆自习,会有人“顺便”帮她占座;甚至在她下课后回宿舍的路上,也会遇到直接上前索要联系方式再往她手里塞奶茶的男生。

她有些不胜其扰。十八岁的她,心思单纯,对男女之情更是懵懂,家族严格的管教和内心深处那个无法言说的人影,让她本能地排斥着这些过于直接的接近。她总是礼貌而疏离地拒绝,然后加快脚步离开,留下身后或失望或讪讪的目光。

这天下午,她刚从图书馆出来,又被一个自称是某学院学生会干部的学长拦住,对方言辞恳切,邀请她加入学生会,并坚持要请她去喝杯咖啡“详细聊聊”。若邻正感到为难和一丝厌烦时,一个熟悉的声音插了进来。

“余部长,这么有空?我们戏剧社的新社员,就不用劳您费心‘详细聊聊’了吧?”

是肖燃。他不知何时出现在旁边,脸上带着惯有的、阳光般的笑容。他很自然地站到了若邻身侧,形成了一个隐隐的保护姿态。

那位余部长看到肖燃,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肖燃不仅是戏剧社长,还是系学生会主席,在校内人脉广,能力突出,是辅导员跟前的红人,颇有影响力。

“原来是肖社长的人啊,误会误会。”对方打了个哈哈,悻悻地离开了。

“没事吧?”肖燃转过身,低头看向若邻,眼神关切,“这些家伙,看到漂亮学妹就跟苍蝇似的,我见一个拍一个!”他说话直接,带着点调侃,却并不让人讨厌。

“谢谢你,肖燃学长。”吴若邻松了口气,由衷地道谢。

“客气什么,保护我们社的‘珍贵资产’,是我这个社长的责任。”肖燃笑着摆摆手,很自然地和她并肩往宿舍区走去,“以后遇到这种不好推脱的,直接报我的名号,或者给我发信息都行。”

他顿了顿,侧头看着她,语气变得认真了些:“若邻,你才刚上大一,大学里人际关系虽然重要,但也不用勉强自己。不想去的场合,不想接触的人,直接拒绝就好。有什么麻烦,随时可以找我。”

他的话语真诚而体贴,像一位真正关心学妹的兄长。吴若邻心里一暖。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能遇到这样一个善解人意、又能提供切实保护的学长,让她感到了一丝安心。

“嗯,我知道了,谢谢学长。”她再次道谢,这次的笑容真切了许多。

肖燃看着她终于放松下来的侧脸,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和……一丝克制的悸动。他早就注意到了这个与众不同的学妹,她身上的沉静与偶尔流露出的、与年龄不符的淡淡忧郁,都让他心生好奇与怜惜。但他也敏锐地感觉到,她似乎被保护得很好,心防不轻。

他打听过,若邻的家教很严。据若邻室友的消息,每天晚上9点,若邻都要跟家人实时视频,以确保她在宿舍。然后还有不定时的抽检视频。不过肖燃觉得,像若邻这么漂亮、单纯又优秀的女孩子,家里是该看严点。不然,被存了坏心思的男生骗了去可怎么办?

于是,他迅速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将那份初生的好感,小心翼翼地收敛起来,转化为一种坦荡的、兄长般的关怀与保护。他相信,时间和真诚,是最好的桥梁。

从那天起,肖燃果然如他所说,像个大哥哥一样,不着痕迹地护着吴若邻。

戏剧社活动时,他会特意关照她,耐心纠正她的意大利语发音,给她安排一些力所能及又不会太吃重的任务。在校园里遇到她被纠缠,他总是能“恰好”出现,三言两语帮她解围。他会跟她分享一些学习上的经验,告诉她哪些选修课有意思,哪些教授要求严格。偶尔,也会以“社团福利”的名义,给她带一杯热奶茶或者一些小零食。

他的接近是温和的,有分寸的,充满了阳光和正能量,让若邻很难拒绝。在他身边,她可以暂时忘记江南的烦忧,忘记那个人的沉默,像一个普通的年轻女孩一样,感受着大学校园里简单而纯粹的友谊和关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