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的回响与成长的印记(第1页)
等待的尘埃,在一个平静的午后落定。
周予安的手机屏幕亮起,一封来自顶会程序委员会的邮件提示弹了出来。他的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手指颤抖着,几乎不敢点开。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点开了邮件。
快速扫过开头的格式用语,他的目光死死锁定了关键的那一行:
“……我们很高兴地通知您,您的论文《基于XXX模型的实时系统异常自愈理论猜想与验证》已被录用……”
录用!
大脑有瞬间的空白,随即,一股巨大的、几乎要将他淹没的狂喜席卷而来!血液冲上头顶,耳边嗡嗡作响,他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又因为腿软而跌坐回去。他死死攥着手机,反复确认着那行字,眼眶不受控制地发热、湿润。
他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在陆止安近乎残酷的鞭策下,在无数个不眠之夜的煎熬后,他独立完成的论文,被顶会接受了!这不是陆止安的成果,是他周予安的名字,第一次独立地、堂堂正正地出现在那个象征着学术巅峰的舞台上!
强烈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像温暖的潮水,冲刷着数月来的疲惫、委屈和恐惧。他想要呐喊,想要大笑,想要告诉全世界。
然而,这股冲动在目光触及实验室另一端那个沉默的背影时,骤然冷却了下来。
陆止安正背对着他,专注地看着屏幕,似乎对这边的动静毫无察觉。
狂喜迅速退潮,一种更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是感激?是证明了自己的快意?还是……一种微妙的、想要得到认可的战栗?
他深吸几口气,强迫自己平静下来。然后,他站起身,走到陆止安的桌旁,脚步有些虚浮。他张了张嘴,想用平静的语气汇报,声音却带着抑制不住的微颤:
“师兄……论文,录用了。”
陆止安敲击键盘的手指停顿了一下。他缓缓转过身,目光落在周予安因为激动而泛着红晕的脸上,又扫过他紧握着、微微颤抖的手机屏幕。
实验室里陷入了短暂的寂静。周予安屏住呼吸,等待着陆止安的反应。会是罕见的赞许吗?哪怕只是一个点头?
陆止安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深邃的眼眸像两潭不见底的寒水。他看了周予安几秒,然后,极其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点了一下头。
“嗯。”只有一个单音节。平静无波,听不出丝毫情绪。
就这样?周予安愣住了。他预想过各种可能,甚至包括陆止安会指出论文还有哪些不足,却唯独没想过会是如此……平淡的反应。仿佛这只是完成了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任务,如同按时交上一份作业。
那股刚刚沸腾的热血,瞬间凉了半截。巨大的失落感像冰水浇头,让他刚刚还滚烫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就在他几乎要掩饰不住失望,准备转身离开时,陆止安却再次开口,语气依旧平淡,内容却让周予安浑身一震:
“会议注册和行程安排,你自己负责。相关的学术社交礼仪和PPT准备,参考我发给你的往届资料。”
周予安猛地抬头,难以置信地看着陆止安。自己负责?这意味着……陆止安不打算像上次那样,事无巨细地掌控他会议的每一个环节了?
陆止安没有理会他的震惊,继续道:“这是你独立工作的开始。以后的学术道路,需要你自己走。”
说完,他便转回身,重新面向屏幕,恢复了工作状态。仿佛刚才只是交代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周予安站在原地,久久没有动弹。内心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初的狂喜、随后的失落,此刻都被一种更深刻、更沉重的认知所取代。
陆止安用最平淡的方式,给了他最高级别的认可——放手。
他没有表扬,因为论文的录用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他没有干预,因为接下来的路,需要周予安自己面对。那句“这是你独立工作的开始”,像一道正式的分水岭,宣告了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更广阔、也更需要独自承担责任的阶段的开始。
这不是冷漠,而是一种更深沉的“规训”的终极形态——让你强大,然后放手让你飞翔。
周予安看着陆止安冷硬的侧影,忽然明白了。那个他曾经畏惧、依赖、又试图反抗的绝对掌控,正在以一种他未曾预料的方式,悄然退场。而留给他的,是一个需要他自己去定义和开拓的未来。
掌心的旧痕似乎隐隐作痛,但这一次,带来的不再是恐惧,而是一种烙印般的提醒,提醒他这一路走来所付出的代价,以及所获得的成长。
他缓缓握紧了拳头,又慢慢松开。然后,他对着陆止安的背影,极其郑重地、低声说了一句:
“是,师兄。我会安排好。”
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
他转身回到自己的座位,没有沉浸在狂喜中,也没有纠结于失落。他打开了会议注册的网页,开始认真地规划行程。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而这一次,他将独自面对。
实验室里,键盘声再次响起,一轻一重,交织在一起,仿佛奏响了一曲无声的成长礼赞。一个时代正在缓缓落幕,另一个时代,正由周予安自己,亲手开启。而那座曾经笼罩他一切的冰山,依旧矗立在原地,沉默,却已不再是唯一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