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第1页)
“啊——!”
“阿元呐,我的儿啊!你这是咋了?阿元呐!”
今儿一大早,一声尖利的嚎叫把半条巷子都惊醒了。
左邻右舍纷纷跑出来,不一会儿,三三两两的人群就聚在赵家院子外。
街坊们被孙氏这连哭带嚎的架势唬了一跳,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往院子里瞧。
“这是咋了,怎的一大早叫成这样?”有人端着碗朝里面张望。
“哟,你看躺地上那个是不是赵元?咋变成这幅样子了?”
“我的乖乖!莫不是招惹了什么歹人吧?”有人被他的惨状吓了一跳。
躺在院里的人衣衫发髻凌乱不堪,肩头还有一片血迹,手腕上打眼瞧着好像是被谁咬了,额头青紫肿胀,双眼紧闭也不知是死是活。
“秋娘!秋娘!你死哪儿去了?秋娘!”孙氏朝后院气急败坏地叫嚷着。
不一会儿,后院走出个三十出头的瘦弱妇人,畏畏缩缩,神情有些木讷,看到地上的人猛地顿住脚步,面上有些惊恐。
“你个蠢笨东西!还站着做啥?赶紧找大夫去!”孙氏瞧她呆板样子,急得怒火攻心,上去就推搡着。
陈秋娘一个趔趄差点摔倒,这才醒过神来急匆匆拨开人群出门找大夫去了。
外头看热闹的街访也走出来几个人,帮着把赵元抬进了卧房。
这一大早,赵家院子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娘,赵元会不会把这事说出来?”李长夏担忧道。
“他不会的。”
李婉芝了解他,这人好面子,会伪装。这么多年了,还做着科举高中的梦,他怎么会自毁名声。
“阿蝉,别怕。”周青野一挑眉,“他若敢说出去,说明我打得还不够疼。”说完攥着拳头挥了挥。
李长夏轻笑出声,安心吃完朝食。
辰时末,李长夏出门逛市集去了,她本想一个人去的,奈何她娘实在放心不下她,坚决要与她同行。
李长夏能理解,毕竟昨天之前她还是个傻子,更何况脑袋上的伤还没好利索。
她先去了镇上的书肆,想全方位了解这个朝代,大概看书会比较快吧。
镇上的书肆大多都是学子常用的四书五经,她找了很久才在角落里看见了一本《青州风物志》。
这里的书全是竖排繁体,且没有句读,李长夏读起来很困难,只能半读半猜地看下去。
现在她所在的地方叫大盛朝,是个大一统的朝代。
当今皇帝是个明君,内无朝堂党争之祸,外无蛮夷侵扰之患,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繁荣。
李长夏心里有了些安慰,至少这个朝代和平安定,不是乱世。
这本书前半部分还记载了青州的地形风物,历史民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倒是后半部分的海外贸易让她有点兴趣。
本朝元武帝——也就是先帝,他在位时北边戎族时常来犯,再加上周边小国寻衅不断,元武帝不堪其扰,上位两年便御驾亲征,以雷霆手段收服了北边各部。
很显然,年轻的帝王并不满足于此,转而又将目光投向南边的海域。他在户部特地设了一处海外贸易司,专管海上贸易。
海外贸易司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才成功开辟了第一条海上航线,青州就是其中的渡口之一。番邦货物经青州运往上京,在此之前官府可优先采购用于进贡或是转卖,然后是民间商人。至于一些稀缺货只用于宫廷进贡,仅供皇族使用。
翻到最后几页,是一些番邦货物的文字说明,旁边还附带画像。
李长夏一一扫过去,有土豆、番茄,竟然还有辣椒!边上的文字依次写着阳芋、番柿和番椒,前两者还好说,只是这番椒是供世家贵族赏玩,民间并不常见。
到了当今皇帝这一代,海外贸易已经非常成熟,这些已经算不得稀罕物。
“娘,你带我去咱家摆摊的地方看看吧。”李长夏得为她的朝食摊子考察一番。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