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2页)
南霃放下高举着的手,娓娓道来,“根据尸僵程度,判断死亡时间不超过二十分钟,尸体表面无明显伤痕,推断可能是中毒或突发疾病身亡。
年龄大概是三十岁左右,男性,双手有厚茧,应该是从事体力劳动者,衣着上面补丁较多,磨损严重,家境不算富裕。
一个家境并不富裕的人,出行居然带着一只烧鸡,这就有点奇怪了,虽然说穷家富路,但很明显,他的家庭条件还没允许他可以买一只烧鸡的地步。”
倒不是南霃看不起死者,主要是现在这年代,一只烧鸡的价钱,可以让一家普通四口之家,吃四五天的干饭,家庭不富裕的话,恐怕很难会突然想到买一只烧鸡带在路上,而且,烧鸡不算大,吃了一半,还特意剩下另一半小心的包裹好,应该就是想要带回家给家里人分享的意思。
那就说明,这只烧鸡,是死者自己在外面买的,并不是家里给做的。
“烧鸡?”公安和马国强异口同声的发出疑问。
南霃伸手指了指地上的烧鸡,“就是那里,还留了半只。”
之前火车上的大哥除了一堆鸡骨头什么都没留下,吃得很干净,所以南霃才把视线留在了那瓶被开启过的白酒上面。
“行,烧鸡我们会进行检测的,对了,你们和死者是一趟路线,见过是哪里售卖的烧鸡吗?”
南霃和康曜昀还有马国强互相对视了一眼,同时摇摇头,表示自己并没有见过哪里有售卖这种烧鸡的地方,不过,南霃想到什么开口回答:“我怀疑烧鸡是从京市那边的火车站附近买的,因为我记得火车上的死者,一上车就掏出了烧鸡,当时烧鸡上面还冒的有热气,所以应该不会距离很远。”
公安同志有些头痛的挠了挠自己的脑袋,要是这样就得和京市那边通报协查了,而且得快,要真是烧鸡上面下毒,那被害者就不光两位了,这属于大面积投毒的恶性案件了。
南霃也想到了这一点,脸色顿时也有些不好看了起来。
如果真的是大面积无差别投毒事件,那受害者将不可预估,而且根据这两个死者的表现,可能已经出现了一批受害者了,毕竟一锅烧鸡不可能只有两个,南霃看了看手表,距离发现火车上的死者上车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七八个小时,也就是说,就算只是售卖出了一锅的烧鸡,那受害者也绝不会低于五个人。
而且无差别投毒,就不知道凶手的动机,那对于排查嫌疑就少了可依据的有力条件之一,加大了摸查嫌疑人的困难程度。
毕竟现在只知道是烧鸡有投毒可能,一但凶手换成其他的食物进行投毒,那简直是防不胜防,还是得找到凶手的动机才行,不然光靠排查有毒食物,不知道哪天哪月才能找到嫌疑人。
一时之间,气氛有些低迷了起来,所有人都为这件投毒案子感到忧心忡忡。
第二百一十七章成立小队
不过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的先给烧鸡做个毒物检测,才能继续往下推动下一步。
没办法,作为两件案子的发现人,南霃、康曜昀和马国强都被留了下来,配合着接下来的工作,等录完口供天已经彻底黑了,去往河市的火车也没有车次了,只能火车站附近找了个招待所暂时住一晚上。
第二天一早,南霃还睡着呢,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给叫醒了。
“来了,哪位?”南霃给自己裹上外套,高声询问外面的人。
“南霃,是我,段恒,你起了吗?”段恒欢快的声音从外面传进来。
段恒怎么会在自己门外,南霃带着疑惑开了门,“你怎么来了?”
“我和沈哥一起来的,他被喊来这边帮忙做毒物检测了,我听说目击者里面有个姓南的女同志,我就想不会还这么巧吧,然后我来了以后一看档案,还真就这么巧,你这体质真是绝了啊,走哪都能撞见案子。”
段恒语气还带了点调侃道。
“所以,这就是你大清早来敲门的理由?”南霃的杀气很重,重到连段恒这种不敏锐的人都察觉到如果自己不说出一个正当理由,会死的很惨。
干笑一声,段恒干巴巴的解释,“是这样的,京市那边找了做烧鸡的人,但是没找到,受害者倒是找到了,算上你碰上的两个,一共是五个人。
也是巧了,最近蒙省那边发生了动乱,支援了不少武警公安过去,还有部队的人,现在京市这边人手严重不足。
然后沈哥和上级建议让你一块协查,因为你是第一发现人,对情况也熟悉,而且之前破获案子的经验也足够丰富,上面同意了,所以我就是来告诉你这个消息的。”
南霃叹了一口气,“所以这意思是让我去京市找投毒的人?”
段恒赶紧点头,“对对对,就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