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醒惊鸳梦慌择路 笑谑痴郎俏解围(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贾琏再次躬身道谢,亲自送李公公到府门口,看着他的马车渐渐远去,才转身回到荣庆堂。

荣庆堂里早已喜气洋洋。贾母笑着道:“琏儿,你真是好样的!能得圣上如此信任,特意下旨钦差办事。这是是咱们贾家的福气!”

贾政也难得露出笑容:“圣上委以重任,你定要好好办事,为贾家争光。”

连贾赦哼了一声:“算你有点出息,别给贾家丢脸就行。”

凤姐听到消息,也在平儿的搀扶下走到荣庆堂,贾母一见她,就责怪道:“凤丫头,你不要急着过来,今时不同往日,你今儿个身子粗重,安心养胎,不要随便乱动。”

凤姐屈身回礼:“让老祖宗担心了。”

走到贾琏身边,凤姐眼里满是骄傲和担忧:“二爷,此次出海,路途遥远,你可得小心些。家里的事你放心,我会替你打理好,织锦坊的事有林之孝和二丫头盯着,义田义学的事也有平儿帮忙,你只管安心去办差。”

贾琏握着她的手,感受到她指尖的微凉,心里满是愧疚和感激:“凤儿,辛苦你了。我不在家,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尤其是肚子里的孩子,别太操劳。等我回来,一定好好补偿你。”

凤姐的眼里闪过无限柔情,眼圈又红了:“我知道。你在外也要好好照顾自己,别为了办差累坏了身子。”

第三节

接下来的几日,贾琏忙着交接府里的事。他跟林之孝和二丫头交代了织锦坊的事务,让他们务必保证贡品的品质和按时交付;跟庄头交代了义田的打理,让他们好好照顾孤寡老人和义学的学生;还去荣庆堂跟贾母、王夫人辞行,让她们放心。

凤姐和平儿则忙着为他收拾行李,准备路上用的衣物、药品、干粮和银子。凤姐还特意让人去请了太医,给贾琏开了些预防伤寒和痢疾的药方,让他带在身上。

启程的前一天晚上,西跨院的正厅里摆着践行宴。桌上菜肴丰盛,除了贾琏最爱吃的糖醋鲤鱼、水晶肘子之外,竟然还有凤姐特意让小厨房做的莲子羹。

“二爷,”凤姐给贾琏斟上酒,“你一定要早点回来。”

贾琏接过酒杯,笑着说:“放心,我会的。等我回来,一定给你和巧儿带些海外的奇珍异宝。”

平儿道:“二爷请放心,家里我会帮奶奶看好的。一切不用担心。”

“我知道。”贾琏笑着道,“平儿做事最稳妥。”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贾琏就换上了出使的官服,石青缎的面料上绣着暗纹流云,腰间系着玉带,手里捧着圣旨,显得格外庄重。凤姐和平儿送他到府门口,林之孝、二丫头、赖大等人也都来送行。

“二爷,该出发了。”林之孝躬身道,“马车已经备好,顺着漕运走,预计三日就能到刘家港。”

贾琏点点头,深深看了凤姐和平儿一眼:“我走了,你们多保重。”

他转身登上马车,马车缓缓驶动,贾琏掀开车帘,见凤姐和平儿还站在府门口望着,直到身影渐渐变小,他才收回目光。

马车行驶在漕运河道的马路上,两岸的景色渐渐后退。

贾琏靠在车座上,心里满是期待和忐忑。

第四节

漕运的河道宽阔平坦,马车沿着河岸缓缓行驶,两岸的杨柳已经泛黄,秋风一吹,落叶纷纷扬扬,像漫天飞舞的蝴蝶。

贾琏靠在车座上,手里捧着一本海图,细细研究着。

这海图是郑三宝派人送来的,上面标注着从刘家港到西洋的航线,还有沿途的港口和暗礁位置。

他的心里,其实有着一丝难以言说的忐忑。郑三宝的船队规模浩大,此次出行,不仅是为了采办奇珍,更是为了宣扬天朝的国威,安抚海外藩属。而他作为“同知帮办”,肩负着协同郑三宝办理事务的重任,这对他来说,既是荣耀,也是挑战。

马车行驶了三日,终于抵达了刘家港。

刘家港是天朝重要的港口之一,码头停泊着无数艘船只,有漕运的粮船,有经商的商船,还有几艘巨大的海舫,桅杆高耸入云,帆影遮天蔽日,显得格外壮观。

贾琏刚下马车,就见一个穿着石青缎宫袍的小太监快步走来,躬身行礼:“世子爷,奴才奉郑公公之命,在此等候您多时了。郑公公让奴才带您去见他。”

贾琏点点头:“有劳公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