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喜怀二胎凤心慰 募股集资织造兴(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王太医却忽然笑了,对着贾琏和凤姐躬身行礼:“恭喜二爷,恭喜二奶奶!二奶奶不是生病,是有喜了!已经两个多月了,只是胎气尚不稳,加上二奶奶之前气血亏空,才会有些咳嗽、乏力的症状,只需好好静养,按时喝些安胎药,便无大碍。”

“什么?”众人大喜!王夫人甚至流下泪来,叫道:“彩霞,快跑去告诉老祖宗!天大的喜事!”

彩霞应声快步而去。

凤姐猛地睁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王太医,又看向贾琏,眼里满是惊喜和激动,眼泪瞬间又掉了下来,“我……我真的有喜了?”

“是真的,二奶奶。”王太医笑着点头,“脉象平稳,胎象也算稳固,只是需得注意休息,不能再劳心费神,也不能再吃生冷、辛辣的食物,安胎药我这就开给您,三日一剂,半个月,胎气就能稳下来。”

贾琏的脑瓜里,此刻有一个原子弹在爆炸。

凤姐靠在他怀里,眼泪掉得更凶,却全是喜悦。“终于有了……”她的声音带着哽咽。

平儿在旁听到消息,也激动得满脸通红,坐下扶起凤姐道:“奶奶以后不要随便哭了,要小心着肚子里的。”

凤姐儿点点头又躺下。

王太医开了安胎药,又叮嘱了些注意事项,才躬身退下。

贾琏扶着凤姐躺下,给她盖好被子,眼神里满是温柔:“你好好歇息,我亲自去吩咐小厨房,给你做些清淡的吃食,再让平儿把安胎药煎上。”

凤姐点点头,眼里满是依赖:“你别走太远。”

“我不走远。我今天哪儿都不去,就一直陪着你。”贾琏笑着点头,握了握她的手。

第三节

第二天清晨,窗外的晨光透过窗棂洒进西跨院,院子里散发着淡淡的安胎药香。

贾琏蹑手蹑脚的走到书房。林管家一早就来了,在书房候着。

林之孝捧着个蓝布包袱,一见贾琏,满脸喜色地迎上来下跪:“恭祝二爷大喜!”

贾琏脸上有些发烫,也说不清到底是欢喜还是惭愧,还是两者有之,“快起来,”

林之孝却不起来,说道:“贺喜二爷,还有另一件大喜事!”。

贾琏一听,笑着说:“站起来说话吧。”

林之孝站起身,小心翼翼地从包袱里取出一卷明黄色的文书,双手递到贾琏面前:“二爷,宫里来人了!工部织造局的李大人亲自送来的,说奉了圣上旨意,要向咱们织锦坊采购十万匹织锦,用于赏赐藩属和宫中用度!”

“十万匹?”贾琏瞳孔骤缩,手里的暖炉差点掉在地上。

“二百万两……”贾琏喃喃自语,只觉得心口发热。

脱口而出:“十万匹?宫里要那么多织锦干什么?”

刚说出口又觉得问题不对。皇家要几十万匹织锦不算什么,宫人和锦衣卫在内宫里万人使用,还有赏给功臣、皇亲和勋贵的,赏赐给的外国番邦的,数不胜数。

林之孝道:“李大人说,圣上格外赏识咱们的异兽纹锦,尤其是那‘黄鸭斗篷猫’和‘蓝灰小狼’纹样,连贵妃娘娘都赞不绝口。只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沉了些,“要完成这十万匹订单,得添织机、扩工坊、增工匠,还得备足生丝、染料,算下来,至少需要二十万两白银。咱们织锦坊的盈利,大半都投进了义田义学、泉州分号,库房里现存的银子,只有五万两,远远不够啊。”

贾琏的心瞬间沉了下去。喜是真喜,可愁也是真愁。

“二爷,要不……跟老祖宗和二奶奶商议一下,从府里库房挪些银子?”林之孝试探着问。

贾琏摇了摇头:“府里的情况你也知道,大观园工程和贵妃娘娘省亲的开销,各处打点的用度,如流水一般。老祖宗的私房虽有一些,可那是她养老的钱,怎能轻易动用?”

他想起现代社会的融资方式,忽然眼前一亮——股份制!对,就是股份制!把织锦坊的部分收益拿出来,向府里的主子、管家、甚至工匠们募股,发行“股纸”,认股者凭纸分红,股纸还能转卖,这样既能凑够资金,又能让大家都受益,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像野草般疯长。他在现代时,曾研究过古代的票号和现代的股份制,知道这种方式的妙处——“认纸不认人”,既保证了资金的流动性,又能凝聚人心,让织锦坊的人都齐心协力,把生意做好。

“林管家,你且先回去,让账房先生核算一下织锦坊的资产和预期收益,我自有办法。”贾琏语气坚定,眼里满是光亮。

林之孝虽不知他有什么妙计,却见他胸有成竹的模样,便躬身应道:“奴才遵命!”

第四节

凤姐睡足之后,精神大好,加上人逢喜事精神爽,不见贾琏,问过平儿二爷是不是在书房,于是掀帘走了进来,脸上还留着几分刚睡醒的娇憨。

见到贾琏书房内不停的,来回踱步,越走越快,便笑着打趣道:“二爷这样来回的转,把我的头都转晕了”

贾琏一看凤姐,赶紧扶她坐在椅子上。

“不是岔子,是天大的好事!”贾琏拉着她坐在圈椅上,把朝廷十万匹订单和资金短缺的事说了一遍,最后神秘地道,“我想到了一个筹集资金的法子,叫做‘股份制’,只是得跟你和林管家仔细说说,你们明白了,才能帮我落实。”

“股份制?”凤姐皱起眉,眼里满是疑惑,“这是什么新鲜法子?是跟票号借钱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