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子肉(第3页)
第二天一早,院门准时被敲响,今天来给李婉清送菜的是村长的儿子。
村长家也是种有菜的,谁家的菜不是菜。因此,这个便宜村长准备先占了。
“大勇哥,麻烦你送进来了。”李婉清将院门敞开,让他进来。
李勇是村长的大儿子,为人质朴,昨儿李婉清上门的事他也知道,结果转头他爹就让他送菜过来,他颇有点不好意思。
李婉清可不管是谁家的菜,反正菜是新鲜的就行。她让李勇将菜放到秤上,确认无误后将钱算给了李勇。
“大勇哥,现在的小白菜一斤是一文钱,黄皮椒贵了一点,四文钱一斤。”李婉清昨天已经打听过菜价了,因此直接将价报给李勇:“五十斤小白菜加两斤黄皮椒一共五十八文钱,你数数。”
李勇拿了钱,也没数直接提起空篮子跟李婉清告辞,面上没有什么表情,但是耳朵根却红透了。
这边李勇前脚刚走,后脚周惠芬就带着王秀香和李桂花上门了。
三人都自带了自家的围裙,李婉清也没有多寒暄,直接安排她们将李勇挑来的菜清洗、切好。
李婉清自己则转身进了厨房。
昨儿个因为崔铁的带头,导致后面有不少的客人也单独买了一碗梅菜扣肉,然后就不够卖了。
李婉清觉得梅菜扣肉一小碗一份,挺适合当作加餐的菜出现的,于是今天她准备再加一种肉菜,让顾客选着吃。
昨天她让肉摊的老板给她多送了十斤五花肉,她准备加一道把子肉。
把子肉是一道经典的鲁菜,相传在东汉末年,刘关张桃园结义,张飞就将猪肉等食材放在一个锅里炖,炖的皮肉分离,刘备便用草绳将肉捆起来分离,大家分食而吃,颇为美味。
后来鲁地的一位名厨加以改造,又与刘关张“拜把子”的故事相结合,颇受百姓喜爱,“把子肉”的名字就这么传下来了。
李婉清第一次吃的时候还在酒店后厨当一名备菜工,当时二厨给她们这些员工做的,在大量体力劳动后大口吃肉,那种感觉非常棒。
把子肉的精髓就在那薄厚适中的五花肉上,薄了吃起来没有满足感,厚了又失去软嫩适中的口感,因此如何把握厚度是它的难题。
因为长期跟肉摊合作,屠夫送来的五花肉非常漂亮,取得是猪肚子下面的下五花,肥少瘦多,层次分明。
李婉清将其码在案板上,切成小拇指宽度的长片状,从竹篮里取出昨天备好的稻草,将肉片一一捆扎。
用力系紧,草结将肉勒出形状,像给肉系上了腰带一样,这就是把子肉的精髓。
起锅烧油,李婉清将捆好的肉送到锅里煎制两面金黄,然后捞出,就着锅里的热油,将黄皮椒和豆腐下锅。
等黄皮椒和豆腐都出现了诱人的虎皮状,李婉清将它们都盛出锅,然后在锅里放入冰糖、酱油。
冰糖被锅里的油脂包裹,很快就被融化冒出金黄的小气泡。李婉清拿起炉子上的水壶,将开水倒了进去,“哗啦”一声,水汽沸腾。
李婉清拎起捆好的五花肉,一一的码在锅中,然后丢了一些葱姜蒜、八角、桂皮进锅。
待东西都放好了,李婉清又往锅里加了点开水,用铲子推了推,让锅里的汤汁没过五花肉,然后盖上锅盖,等待时间的发酵。
灶火舔着锅底,锅里逐渐沸腾,不断的发出“咕噜咕噜”声,李婉清掀开锅盖,蒸汽裹着浓厚的肉香扑面而来。
原本紧实的肉块已经炖的软烂,赤红的酱色也浸透到了肉里,李婉清用筷子轻轻一戳,筷子轻松的扎进了肉里。
见状,将提前煎好的黄皮椒和豆腐放了进去,红润的汤汁立马包裹了上去。
李婉清从灶台抽出了几根木柴,小火收汁。
等锅里的汤汁从沸腾的大气泡逐渐演变成绵密的小气泡,筷子一挑,肉颤巍巍的弹跳却不碎,汤汁缓慢的滴落,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把子肉算是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