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酥脆油条(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颗粒细长,像梭子一样,颜色跟寻常的大米不同,多为深褐色。

李婉清伸手从麻袋里取出一捧野米,色泽黑亮,质地粗糙。村长晒的很干,水份都去除了,因此一年过去了还是很新鲜。

“那就多谢村长伯伯了。”

因为最近摊子生意趋于稳定,而且天亮的也比较早,早上也没那么冻人了,李婉清一直在想早上做点什么卖比较好,看到这些细长的野米,李婉清瞬间想到了一个早点。

带着从村长家里拿来的野米,李婉清开心的带着李婉瑶回家了,她得早点回去准备准备。

村长晒干野米后是带壳保存的,因此回到家李婉清去柴房里找出石臼来。

野米比大米要长要细很多,所以用木砻很难去壳,只能用原始的法子,拿着石臼一点一点的捶打出来。

家里的石臼很久没用了,上面积累了不少的尘土。李婉清拿出晒干的丝瓜囊,就着清水将上面的灰层清洗干净。

洗好的石臼露出灰蓝色的质朴外观,李婉清拿出一把野米放进去。她左手扶着臼沿,右手紧握一根拳头粗细的硬木杵。

木杵用了很多年了,经过多年的使用呈现出了浅褐色的包浆。

李婉清手腕发力,大臂带动小臂将木杵高高的扬起,再猛的用力砸向石臼中盛满的野米。

“咚咚”的沉闷声响起,野米被石臼捶打慢慢打开外壳,细碎的谷壳随着撞击四处飞溅,噼里啪啦的掉在地上。

站在一旁围观的李婉瑶遭了央,碎屑都掉落在了她身上,早起尘土,害的她直打了几个喷嚏。

“下……下雨了……阿丘……”

李婉清瞧着乐的不行,连忙让她走远点。

好在李婉清要用的野米不多,没一会所需的野米就臼出来了,散发出淡淡的谷物清香。

李婉清要做就早点是饭团,刚刚她看到野米时就想到了饭团,可以混着糯米一起做饭团。

以前上班赶时间的时候,经常在楼下买个紫米饭团边吃边赶地铁,那家店的老板非常实在,没有用色素晕染,而是用的墨江紫米,口感一级棒。

这个时代没有紫米,但是加了野米的饭团口感同样丰富。

野米臼好,李婉清将其放到一旁,她现在得先准备饭团里包的撒子。

李婉清站在灶台上,取出刚刚臼米前活的面团,面团膨胀发酵,鼓囊嚢的占满了陶碗。

她将面团拿出,用擀面杖轻轻的将它抻长在案板上,再用抹了油的刀将它切成一指长的宽条。

李婉清从竹筒里面取出一支筷子蘸水,在每一个宽条正中间轻轻的按出一条痕迹。

双手轻轻的取出一条打好水印的面条,手腕翻转将水印对准水印,两个面条上下对齐,叠放在一起。

就像千层糕一样,不过这里是两层糕罢了。

将筷子上的水份擦干,手腕用力在面条中间用力按压,面条受到挤压向两边延伸,留下中间一道压痕将两个面片紧紧的粘黏在一起。

往锅里倒了半罐子的猪油,李婉清拿出一小块面团丢到锅里,见它在三秒内漂浮出油面,并且冒出大量的气泡时,这油温才算是达到了。

李婉清取出一条按压好的面条,两指捏住两端轻轻拉长。面条顺着锅边滑入油中,“滋啦”一声油花瞬间裹住面条。

原本软塌的面条在油锅里迅速膨胀,慢慢的裹上了金黄酥脆的外衣。

李婉清拿出一双长筷,不断的翻滚油条,让它受热均匀。

等表皮时不时冒出一个小气泡,油条也膨胀变大后就可以捞出油锅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