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本领(第2页)
叶青没有丝毫犹豫,抓起手边一柄略短的刀,看准那疯狂扭动的鱼头上的鱼目,用尽全身力气和这一个月来练就的精准,猛地刺了下去!
“噗嗤!”
刀精准贯入,铁头鲳最后的挣扎戛然而止,彻底毙命。
叶青扒着船沿,大口喘着气,看着船板上这庞然大物,心脏仍在狂跳。亲手参与猎杀,与远远观看的感觉截然不同。
吴师叔走过来,检查了一下伤口,点了点头:“位置尚可,力道还差得远。不过,临危不乱,算你过关。”
他顿了顿,看着叶青,终于说出了更具分量的话:
“猎杀,是修行的一部分。感知、判断、决断、力量、心性,缺一不可。今日起,你才算勉强摸到了修士的门槛。”
“回去后,我传你《引气诀》前三层,和一套基础的《锻体拳》。能练出什么样子,就看你自己了。”
海风拂过,带着胜利的气息。叶青站在摇晃的船头,看着远方海天一线的壮阔。
她的修仙之路,在这一刻,才算真正开始。
是夜,万籁俱寂。
酒楼打烊后的杂物间里,油灯如豆,映照着叶青因激动而微微泛红的脸颊。她小心翼翼地盘膝坐在冰冷的板铺上,甚至顾不上擦去一天的疲惫,双手因紧张而有些颤抖地,捧起了那本薄薄的、纸张泛黄的册《引气诀》。
叶青想过了,现在不太适合练习《锻体拳》,每天劳作已经占了她大部分时间,实在是不宜贪多。所以还是拿出了《引气诀》。
封面上三个古朴的文字,仿佛蕴含着某种奇异的力量,让她呼吸都不自觉地放轻了。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就着昏暗的灯光,一字一句地仔细阅读。开篇并非直接教如何吸纳灵气,而是阐述何为“气”,何为“感”,强调心静神凝,意守丹田。文字不算深奥,却需要极强的专注和悟性去体会。
“收视返听,万缘放下,灵台空明,感召天地之息,引气归元,如溪流汇海……”
叶青默默记诵着口诀要点,反复咀嚼。她不敢有丝毫怠慢,直到自觉理解了七八分,才将册子轻轻放在一旁,依照法诀所述,五心朝天(手心、脚心、头顶心),缓缓闭上了眼睛。
初时,杂念纷沓而至。白日里海鱼的腥气、碗碟的油腻、吴叔沉稳的面容、姐姐叶华模糊的泪眼……各种画面声音在脑海中翻腾,让她难以静心。她努力摒弃这些杂念,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自身的呼吸上,感受着小腹丹田处那片虚无之地。
时间一点点流逝,腿脚开始发麻,腰背也开始酸胀。但她牢记吴叔偶尔提及的“修行首重毅力”,咬牙坚持着。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她几乎要被疲惫和困意淹没时,一种极其微妙的感觉,如同蛛丝般悄然浮现。
她“感觉”到了!
不是用眼睛,也不是用耳朵,而是一种超越了五感的、玄之又玄的内视与感知。在她周身之外的黑暗虚空中,似乎漂浮着无数极其细微的、冰凉而活跃的“光点”。它们如同夏夜的萤火,漫无目的地飘荡着。
这就是……天地灵气?
叶青心中狂喜,几乎要维持不住静坐的姿态。她连忙收敛心神,按照《引气诀》的法门,尝试用意念去引导、捕捉那些冰凉的“光点”,试图将它们纳入体内。
这个过程远比她想象的要困难无数倍!
那些“光点”滑溜异常,她的意念如同笨拙的双手,好不容易捕捉到一丝,却在引入皮肤的刹那,十有八九都如同细沙般从“指缝”溜走,重新消散于空中。偶尔有一两粒成功渗入,也如同泥牛入海,在经脉中运行不了寸许,便悄然散去,几乎感觉不到任何变化。
一夜尝试,直至东方泛起鱼肚白,油灯燃尽。
叶青疲惫地睁开双眼,只觉得浑身像是被抽空了力气,头脑却因为精神的高度集中而异常清醒。她仔细内视,丹田处依旧空空如也,没有感受到任何传说中的“气感”,身体似乎也没有明显的变化。
若说有收获,那便是她终于真真切切地“感知”到了灵气的存在,并且成功地将极其微量的灵气引入了体内——尽管它们没能留存下来。
她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但叶青眼中没有丝毫气馁,反而燃烧着更加坚定的光芒。
她能感知到!她能引入!这就足够了!
她轻轻摩挲着那本《引气诀》,如同抚摸着绝世珍宝。
“一次不行,就十次。十次不行,就百次、千次、万次……”
她低声自语,清晰而执着。
从这一天起,无论白天多么劳累,每个夜晚,这间狭小的杂物间里,都会有一个瘦小的身影,在黑暗中默默盘坐,孜孜不倦地捕捉着那虚无缥缈的天地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