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遇难呈祥徐永生(第3页)
>??阿箬
信纸末尾,附着一张地图,标注着归墟最深处的一处隐秘通道,名为“忘川回廊”。
杨戬闭目良久,指尖抚过“软弱也可以坚持”七字,喉头微动。
“她走了多久?”
“三天。”念安低声道,“我每天夜里都在河边等她回来,可萤火虫都不再飞了。”
杨戬走到灯前,取出火折子,点燃灯芯。
火焰跳动,微弱却坚定。
“灯没灭。”他说,“只要还有人愿意点,它就永远不会灭。”
当夜,杨戬盘坐屋前,静心感应天地愿力流向。他发现,三界之中,确有某种阴暗之力正在悄然复苏??并非混沌重临,而是人心深处被压抑的怨恨、遗忘与绝望,正被一股无形力量牵引,汇聚向归墟。
这不是天灾,是人祸的余波。
他想起阿箬曾说过:“深渊不怕强大,怕的是无人记得它的存在。”
若人们开始遗忘痛苦,不愿面对过往,那黑暗便会趁虚而入,借遗忘之名重生。
翌日清晨,杨戬启程北行。
途中,他路过守光村。村中孩童见他到来,纷纷围拢上来,叽叽喳喳讲述近日学堂趣事。有个小女孩拉住他的衣角,仰头问:“杨先生,您还会回来教我们写字吗?”
“会。”他摸了摸她的头,“但在这之前,我要去找一位很重要的人。”
“是阿箬奶奶吗?”
“你怎么知道?”
“因为她常来看我们。”小女孩认真道,“每到月圆之夜,她就会站在村口那棵老槐树下,不说话,就看着学堂的方向。有一次我偷偷跑过去,她对我笑了,还送了我这支笔。”
她举起手中一支青竹笔,笔尖刻着“记得”二字。
杨戬心头一震。
原来她从未真正离开。
他继续前行,穿越北海冰原,踏过西漠沙丘,终于抵达归墟裂隙边缘。
此处早已不再是混沌肆虐的绝地,而是一座由愿力建成的祭坛??百族在此立碑,每日有人前来诵名、点灯、默哀。归墟孩童如今已是少年,正带领一群年轻人举行“记忆仪式”。
见杨戬到来,少年恭敬行礼:“真君。”
“别这么叫。”杨戬摇头,“叫我杨先生就好。”
“可您是启明之始。”少年坚持,“没有您,就没有今日的归墟。”
“有的。”杨戬望着深渊,“有一个人比我还早一步走进黑暗??阿箬。”
少年神色一凛:“三天前,她确实来过。她说感应到‘忘川回廊’中有古老怨念苏醒,便独自进去了。我们劝不住。”
“她有没有留下什么?”
“有。”少年递出一块玉简,“她说,若您来了,请您不要追进去。里面不是战场,是心狱。”
杨戬接过玉简,神识探入,只见其中浮现出一段影像??阿箬站在一条幽暗长廊中,四周墙壁上浮现出无数面孔:有被冤杀的百姓,有战死的士兵,有饿殍遍野的村庄……每一面墙,都是一段被刻意抹去的历史。
她伸出手,轻触墙面,泪水滑落:“对不起……我们忘了你们太久。”
随即,她开始用血在墙上写字??不是符咒,不是祷文,只是一个字,反复书写:
>**“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