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礼物 首次登门(第1页)
周末的清晨,姜若生醒的比以往更早。微光才透进窗帘,她就迫不及待地起身,为此,还特意冲了个澡,仿佛要洗去一夜浅眠留下的倦意。
熟悉完毕后走进餐厅,外婆已经备好早餐,正安静地坐在餐桌旁等她。晨光落在外婆发白的银丝上,沉静的画面像一副天然雕饰的油画。
而在外婆眼里,姜若生始终是那个还没有长大的孩子。无论外表多懂事沉稳,语气多温和得体,骨子里仍藏着未褪的童真。偶尔遇到开心的事,也会不自觉地眼眉雀跃,脚步轻盈,绽放毫不防备的笑意——那是独属于孩子的、最纯粹的欢喜。只是这样的时刻,并不多见。
在学校,姜若生被无形地推进到了一个孤高的位置。同学们对她敬而远之,羡慕中却总带着疏离。因此,善良的她不曾交到过真正的知心朋友。而回到家中,作为独生女的她,自幼跟着外公外婆生活,也没有兄弟姐妹可以倾述嬉戏,早已习惯把心事压成沉默,不想给外公外婆添一丝烦恼。
于是,那些本该在青春恣意绽放的热忱与天真,被她一点点收敛起来,仔细埋藏。它们渐渐退入日复一日的安静之后,沉入不再被轻易触及的深处。
看着已经坐下吃早饭的姜若生,外婆轻声问道:
“毛毛,一会打算怎么过去呀?是打车,还是坐公交?远不远,要不要我们送你过去?”
姜若生嘴里还含着包子,声音黏糊糊地回应:
“不用送,坐公交就行,很近的,两站路就到了。”
她匆匆咽下食物,语气变得清晰起来,“平时上下学都能坐同一路公交,我比陶倩还早两站下车呢。地址她昨晚已经发到我手机上了。”
外婆目光柔和地望着她,细细叮嘱:
“第一次上门,一定要有礼貌。进门要先问好,别东张西望,也不能乱碰人家东西。吃饭的时候要等长辈先动筷子,别在盘子里挑挑拣拣,更不能挑食,这些都要记牢,知道吗?”
“记住了,我都懂的,您放心吧。”
姜若生把最后一口豆浆喝完,急着站起起来:“我吃好了,准备出发了。”
看着她一副匆匆忙忙的样子,外婆连忙跟上几句:
“先漱漱口,再换好衣服。外面天冷,就穿那件新买的羽绒服吧,暖和。”
姜若生转过身来,朝着外婆露出一个轻松的笑容:
“知道了,外婆,您不我还紧张,我会注意的。”
她转身走进卫生间,传来流水漱口的声音;再出来时,已经快步回房间换衣服。不一会了,她重新出现在客厅——高高束起的马尾衬的人格外清爽,白色羊绒衫搭黑色羽绒服,下身一件合身的直筒牛仔裤。身形修长,眉眼纯净。整个人像清晨的阳光般富有朝气。
外婆走上前,仔细替她理了理衣领,眼含笑意:
“又长高了。”
姜若生低下头看了看自己,笑着迎上外婆期许的目光:
“真的吗?我自己都没有察觉。”
玄关处的柜子上,伴手礼已经备好:一卷精心装裱的卷轴,旁边是一只雅致的竹编礼盒,里面整齐码放着传统的苏式点心。
她利落地换上运动鞋,小心接过两份沉甸甸的心意。向来话少的外公也走近两步,低声说:
“要懂礼貌,路上注意安全。”
他想了想,又继续叮嘱,“到了之后,记得给家里来个电话。别回来太晚。”
“知道啦!”
姜若生清脆地回应道。
外公不再多言,和外婆并肩站在门口,目送她提着礼物迈进电梯。门缓缓合上,外婆仍含笑朝她挥手。电梯微微一顿,载着她缓缓下降。
公交站不远,没几分钟就来了。车厢里人不多,她选着个靠窗行的位置,小心把礼盒搁在膝上。竹编的纹理硌着手臂,她却下意识抱得更紧了些。
第一次正式去朋友家做客,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她望着窗外流动的街景,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光滑的画筒。
“该怎么打招呼才好?叔叔阿姨会不会觉得我太拘谨?”
虽然陶倩总说她爸妈特别随和,可万一。。。。。。种种思绪在内心反复跳转,越想从容越是泛起浅浅的忐忑。
她轻轻吁出一口气,低头看着怀中的礼物,悄悄给自己打气:
“别紧张,自然点就行,就想平常一样”
走到小区门口时,远远的,就看见陶倩已经等候在那里。一见道姜若生的身影,就立刻踮起脚尖、用力挥动手臂,声音清脆地穿过晨风:
“毛毛,在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