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胡惟庸的报复(第2页)
汪广洋淡淡一笑。
胡惟庸却看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有的是办法?你可知道他现在可是简在帝心的人物,还跟太子兄弟相称,想要除掉他,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听了胡惟庸这话,汪广洋眉头唯皱:“若是如此,事情还真有些难办,只是他一个七品知县,是怎么搭上太子这条线,还能被陛下看中的呢?”
胡惟庸叹了一口气,将之前李谱将三法司和应天府告下,又去折腾了一圈李善长的事情说了出来。
汪广洋立刻就反应过来:“原来是李谱!”
他身为御史大夫,上次就因为李谱吃了挂落,脸上也有些挂不住,只是因为陛下的原因,一直不好发作。
现在看胡惟庸也想收拾李谱,顿时心中一动。
“胡相,即便他简在帝心,又得太子信任,可他毕竟只是一个知县,官卑职小,现在要除掉他,办法还是有的,若是等他进入朝廷中枢,再想除掉他,那就难了!莫非胡相忘了杨宪吗?”
听汪广洋提起杨宪,胡惟庸的脸上也有些不自然,他自从跟了朱元璋之后,就连刘伯温都死在他手上,唯独对那个杨宪没有办法,还吃了杨宪不少亏,若不是杨宪自己作死,现在坐在右相位置上可能就不是他胡惟庸,而是杨宪了。
“本相没有忘,听你这么说,你是已经想出办法了了?”
胡惟庸知道汪广洋速有急智,是出了名的办法多,因此询问。
汪广洋微微一笑:“办法到是有,只是需要胡相出面请一个人。”
“谁?”
“宋濂宋景濂!”
“请他?”胡惟庸不理解:“他不是要告老了吗?请他作甚?”
汪广洋笑了:“宋濂虽然要告老还乡,可他文坛大宗师的身份还在,刘伯温活着的时候,他被刘伯温压制,刘伯温死后,他就是大明唯一的大宗师!刚才听胡相说,那李谱对大明现在的人物颇为不屑,对士林也颇多微词,那宋濂是文坛宗师,士林领袖,他去向李谱问罪,那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只要李谱在宋濂那里吃了瘪,我再派出御史去查一查他在江浦的不法之事,想来也能查出点东西,如此一来,李谱既不容于士林,又不容与官场,即便陛下和太子再喜欢他,也难当众人责难,即便能保住性命,这个官却也没法当了!”
胡惟庸听完,仔细琢磨了一下,这还真是个好办法!李谱在江浦的作为,多有不合朝廷规矩的地方,若不是忌惮陛下和太子,随随便便就能找出一个错误,将李谱除官,现在汪广洋又多了一手,先将李谱的名声搞臭!这样陛下和太子也不好出门保人!高!果然不愧是被陛下称为张良和诸葛亮的存在。
只是想了想,胡惟庸却又有些为难。
“那宋濂乃是两任帝师,又是儒林宗师,地位尊崇,平日里就不太看得起本相,他岂能听本相话,去找李谱的麻烦?”
汪广洋却早已经有了谋算。
“胡相,那宋濂的次子宋燧却是中书舍人,其孙宋慎也官拜殿廷仪礼序班,可都在胡相的眼皮子底下,宋濂在朝还好说,可要是告老还乡,那可就是人走茶凉了!他难道不为自己的子孙计?”
胡惟庸一听就明白了,这是让自己以宋濂的儿子孙子来威胁宋濂,人老了之后,考虑最多的已经不是自己,而是子孙后代,有他儿子孙子在自己手上攥着,还真不怕宋濂不就范!
“好!就这么办,不过你的御史不能等宋濂完事之后再派,最好是跟着宋濂一起过去,两下一起动手,直接让李谱没有翻身的机会!”
胡惟庸脸上泛出阵阵狞笑。
汪广洋却在心里给李谱先默了哀,得罪谁不好,非要得罪胡惟庸。
李谱啊李谱,这是你自己找死,可不能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