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第1页)
第一百二十六章
这带着明显要挟意味的事,璇玑自然不会让熊峥得逞的。所以熊峥作为刚开荤就奔赴战场的真男人,却在禁谷欠一年多以后,依然吃着素菜。
皇帝岂是谁都能来要挟的?到时候弄巧成拙,更为麻烦。况且皇帝的心思谁也猜不着。
如今大安朝几场大仗下来,国库空虚,继续填补。若是等着百姓的赋税,只怕一时半会儿也没这么快。这次东临国皇帝提出开放港口通商的提议,倒也能解决一部分国库银子的问题。若是发展起来,也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所以他权衡一番后,便与几位内阁大臣商讨出了详细的方案与周密的通商细则,准备与东临国的来使商议。
他之所以将璇玑推出去与东临国太子接触,其实也是因为熊峥自从打了胜仗回来,便整日不务正业,日日缠着璇玑。一副胸无大志的模样,让人看了就出气。这模样跟贤王像了十成十。
当年若不是因为他年纪尚小,不成气候,贤王拼了命护他周全,给他创造了极好的条件。结果等他自己掌权之后,贤王就甩手不干,回府里养老去了。熊峥也是这个毛病,若不是为了求娶璇玑,他能这么拼命领兵打仗么?真是一点上进心都没有。
如今太子年纪尚幼,从小也不是他教养大的,的确有很多不足。熊峥作为贤王世子,又是大安朝战功赫赫的大将军,皇帝希望他未来能好好辅佐太子。
谁想到他竟然跟贤王一般,儿女情长,一点建功立业的心思都无。只要大安朝没有陷入危难之时,天天老婆孩子热炕头就心满意足了。
真是没出息。
他就要搓搓他的锐气。以为有了孩子就能轻易娶走他的公主了?门儿都没有。一个不求上进的驸马要来做什么?
所以就算熊峥明着暗着求他赐婚了好几回,他每次想都没想就一口回绝了。与其嫁个熊峥这厮,还不如把璇玑嫁去东临国呢。素闻东临皇室是出了名的情种,几代皇帝都只娶一人,后宫之内再无其他女子,想来璇玑嫁过去也不会太过委屈。
熊峥是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疼惜璇玑,恨不能分分钟与她在一块儿。这样也会被自己的泰山大人所嫌弃。如今又不是征战之年,他也不需要四处奔波打仗,和平之时,他还不能好好跟自个儿媳妇相处么?
璇玑见他日日不安生,心心念念地想要皇帝赐婚。又见春哥儿越来越大,皇帝那边仍是一点动静都没有,万一真的不想让她嫁与熊峥了,她该怎么办?
璇玑想了几日都想不出个结果,干脆亲自去见皇帝。
“儿臣叩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此时正巧在临前朝著名书法家的帖子,见璇玑来了,就将笔一搁,拿起一旁的茶杯,喝了一口茶。
“璇玑来了?有何事啊?”因为宫中的皇子皇女不多,每日里都要到皇帝这儿晨昏定省,以尽孝心。今日晨时璇玑已经来过,傍晚又还未到,她这个时候来,显然是有什么事。因此皇帝有此一问。
“回父皇,今日沈尚书送了一些新鲜的山南樱桃过来,甘甜可口,儿臣便想给父皇也送一些,尝尝鲜。”
璇玑本就不是在宫中长大的,原本就与皇帝不亲。忽然住到宫中难免束手束脚,十分谨慎。所以她极少会像今日这般送东西过来。只怕这送樱桃只是个幌子罢了。
“好,难得璇玑有此孝心,朕甚感欣慰。”皇帝顿了顿道:“内阁大人正在议事厅等着朕,你先回去吧。”
璇玑正想着怎么开口,没想到皇帝这么快就下了逐客令。她忙道:“父皇,儿臣想问当初熊峥给儿臣求的恩典还有用么?”
君无戏言。
这亲手写的旨意又怎么能反悔呢?可当初那旨意写的可是沈氏女,如今璇玑的身份名碟上明明白白写着秦韵二字,又怎么相同?
唉,看来她这是来求恩典嫁熊峥的。闺女养大了,就不由爹娘了。更何况他这个不靠谱的爹,才将遗失多年的闺女给找回来。
璇玑低着头,只听到皇帝轻轻叹了口气道:“那恩典自然是无用了。你如今是皇室中人,自然不必以往,婚姻之事不可儿戏。”
璇玑闻言,一颗心顿时沉了下去。难道皇帝是真的要将她嫁去东临国?她忽然被自己的这个假设给吓了一跳,忙道:“父皇,儿臣与熊将军情投意合,求父皇成全。”
话音刚落,大殿外熊峥也跪在门外,大声道:“臣熊峥倾慕璇玑公主已久,愿求娶璇玑公主为妻,还望皇上成全。臣此一生愿为大安朝肝脑涂地、效犬马之劳。”
皇帝没想到熊峥这么大胆,让他在议事厅候着,这会儿听说璇玑来了,竟然自作主张的来到大殿外,竟然当着众人的面公然向他求娶璇玑公主。
熊峥在外无德行之亏。年纪不小却因为忙于征战至今未曾婚配。他又是贤王义子,还是皇帝亲授的异姓贤王世子。不论家世背景,官阶功勋,与公主都十分相配。
皇帝正想着有什么好办法再推脱一番。这么容易就将他女儿娶走,太便宜这小子了。可是王叔贤王却三不五时的旁敲侧击,让他早些赐婚,真是烦不胜烦。
于是,他便道:“婚姻之事岂可急于一时,容朕再想想。”
其实皇帝也是个爱才之人,对熊峥十分器重。只是他亏欠璇玑太多,想把什么好东西都送到她面前,好好宠几年再许人家的。没想到熊峥却将他设定好的一切毁于一旦。就这么拖着吧,横竖也要拖着让璇玑满了十八再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