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第2页)
厚朴一脸凝重道:“爷,廿二有消息了。那位公公的坟已经找到。”厚朴迟疑了半晌道:“那公公的尸骨呈青黑色,那衣裳的夹层还藏有一块绣了字的襁褓。”
一位净了身的公公为何要将一块襁褓暗藏在衣裳里?除非这东西对他来说非同小可。
熊峥想了想,问道:“什么字?”
“言黛,言语的言,黛青的黛。”
这两个字正应和了沈尚书与沈夫人的名讳。难道这世上有如此巧的事情?
“继续查下去,一定要在那之前把事情查清楚。”
主仆两人对“那”字心照不宣。若不能在沈染染进宫之前把事情查清楚,只怕自家爷真发起疯来,谁也拦不住。
在担忧难受的时候,要是有一个人能叫你忘却一切,只余下愉悦与甜蜜,那也许就是爱吧。
沈染染一人在京城,担惊受怕了这么久,知道熊峥抛下大军,快马加鞭地来到她身边,心里只有无限的满足,时时刻刻想要陪在他身边。
再过三日熊峥就要返回军中,领兵入城,觐见皇上。到时候他公务繁忙,只怕就没有太多时间陪她了。
沈染染这般想着就越发珍惜两人相处的时间。
绿意和红枫是冯从黛陪嫁庄子里管事的女儿,是冯府的家生子。平常一年也难得回家一趟。沈染染在这不年不节的时候突然允许两人回家小住几日,让两人受宠若惊。
不足一月,沈染染便要入宫,到时候两人随侍左右,什么时候再能见到父母那就不知了。绿意红枫不疑有他,便叮嘱了冬青和年纪稍小的清风明月一翻,匆匆离去。
因为芜岚院有太子眼线,所以熊峥一向小心行事,这几日就足不出户地待在沈染染闺房里。吃食就叫厚朴偷摸着到街上带些回来。夜里两人便同塌而眠。日子过得仿佛就像是在青山村一般,安静闲适。
午膳之时,沈染染照例要去福韵苑陪母亲用膳。熊峥突然开口道:“染染,你能不能去你娘亲那里找找,有没有你当年用过的襁褓?最好上头绣有你爹娘名字的。”
“要那东西有何用?”
熊峥并不回答她:“你只管拿来便是,日后有机会我会告知于你的。”
沈染染见他表情凝重,怕是有什么重要用途,就不再多问。
饭后,沈染染瞧着母亲平坦的肚腹,仍是有些难以相信那里头竟然孕育着一个新的生命。
“娘,你说您这胎是弟弟还是妹妹?”
冯从黛望着沈染染,拉起她的手道:“我倒希望是个儿子。日后能撑起沈家的门庭。你在宫里不容易,有个兄弟至少能给你帮衬帮衬。”
“娘。”沈染染没想到母亲因为与父亲斗气,冷待了她好几年,如今心里还是想着她,念着她的。顿时一阵感慨,险些落下泪来。幸好父母重归于好了,日后若是真的发生了什么,也就不用太过挂心了。
她忽的想起来时熊峥的嘱托,便道:“娘,我小时候的衣裳可还在?听说刚出生的孩子要穿旧衣裳才能无病无痛平平安安呢。”
“在,在。你们小时候的衣裳我都叫紫鸢好好保管着呢。”
沈染染极少听到母亲提到她那一胎同胞的早夭的姐姐。她们俩出生的时候,是她那瘦弱的姐姐先出来,后头才是白白胖胖的她。所以她那姐姐自出生开始,就一直病歪歪的,到了五六岁上就没了。让她娘极为伤心。她的姐姐一度成为了这个家里的禁忌。
许是时间长了伤口渐渐愈合了,加上她又有了身孕,竟然主动说了起来。
紫鸢叫人从库房里搬了一个大樟木箱子进屋。
冯从黛拉着沈染染走过去,发现箱子里全是小孩子的衣裳。
圆圆出生的时候她不过六岁,早记不得了。元昌出生的时候她倒是常常在柳姨娘那里玩儿。只是元昌是男孩子,又是主母不重视的庶子,衣裳自然没有这般考究。
可眼前一箱子小小的,精致可爱的女孩子衣裳,叫沈染染忍不住拿起来细瞧。
“娘,这衣裳好小啊,这是我几岁时穿的呀?”
“啊,这条裙子真是太好看了,我那时候一定最喜欢穿这件。”
沈染染一个人边翻边说,冯从黛笑着看着自己的女儿。这两日染染看起来心情不错,每日里都笑嘻嘻地。入宫的日子临近了,也不知她是不是真的想开了。
忽然在箱子的角落里,沈染染发现了几块叠的四四方方地布,她展开一看,是一块极大的方巾。不算太厚,也算不上薄。她的手正巧捏着一角,上面似乎有凹凸。她拿起来一看,上头正绣着“言黛”两个字。
沈染染拿起这方布巾转头道:“娘,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