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好事多磨之夜(第3页)
于是自己要在这里等她?还是也去邻街看看状况?下意识的,她觉得邻街发生的事情跟八派和邀月教有关,也许还与那次在火海间惊鸿一瞥的身影有关。那究竟是什么人,为何她会觉得他的身形那么眼熟。
她摇摇头扶着墙站起身来,江湖已经与此刻的她无关。她眼下应该做的事情是慢慢地向着另一个方向走去,寻找着回到自家院子的路,可是为何她的双腿却不听自己使唤地要向着邻街的方向走去……
月色下,她刚迈出三两步,便听到身后传来个呼唤声:“玉姑娘?”这个声音极温柔,极耳熟。
她回过头去,觉得眼前一亮,似乎一下子从带着寒意的初春,进入了百花盛放的春浓时节。
银白月色下,一身白衣的李琅玉依旧墨发长长披在身后,面容精致肤如凝脂,正站在她身后七八步处,温和地带笑看她,但这份笑意却在她转身的刹那凝结。
“对不住,我认错人了。”他歉意道,眼中不掩失望。
玉微澜这才想起自己的容貌变化太大,但他竟然仅凭背影便认出了自己,倒也是有心了。
“无妨,世上本就人有相似。”她学着普通妇人,双手交扣微微屈身,生疏地行了个万福礼,而后转身朝着相反的方向继续前行。此时自己身着满是污渍的喜服在深夜无人的街巷中,已经很可疑了,再走去刚发生过命案的邻街,那简直就是生怕别人不怀疑她。
“这位夫人……”身后的李琅玉却又唤住她,她回头发现他看着自己的神情有些复杂,欲言又止。
李琅玉却没有意料之中的盘问,只是对她道:“不瞒夫人,方才邻街刚刚发生了一些凶险之事。如今凶手不明,又是这样的深夜时分,独自走夜路太过危险。在下武当派弟子李琅玉,本是奉命带八派诸弟子出来办事经过此地,愿护送夫人安全归家。”
玉微澜偏过头去,李琅玉方才的神情太像那个曾一度说要保护自己的李琅轩。她按按心口,低头看到自己身上脏污的喜服,叹口气:“不用了,小妇人身体不好,比不得你们高来高去的大侠,走路太慢会耽搁了大侠的要事。”
李琅玉闻言微微笑道:“这深更半夜,便是大侠也不会有什么要事。我们正道中人本就以助人为快乐之本,便让在下送你一程吧。”说着,他几步上前,将身上外衣脱下披在玉微澜身上,盖住了她那身喜服,而后双手束起那头长发,在她面前蹲下身子,“虽是春日,但这夜晚还是寒冷,不如让我背你走一段吧。”不知是否错觉,他说到最后,声音竟有几分低沉。
他的后背依旧宽阔伟岸,与他平日里给人的人比花娇的感觉极不同。玉微澜不是第一次看到他在自己面前蹲下身子,毫无防备地将后背交给她。此时再度经历同样的情景,她一时有些恍惚感,仿佛自己还是去年那个正在逃亡的邀月教穷教主,满心想的是如何一边掩护教中归隐的教众,一边逃过八派俩联盟的追杀。
然而一切终究已经发生了近乎天翻地覆的变化,她不禁又叹了口气:“李大侠,对不住你一番好意,但男女授受不亲,小妇人可不好让你背着的。”
李琅玉缓缓站起身转过来,看了她一会儿竟是无语,但眼中的神色却越发让玉微澜看不懂。半晌儿,他才叹息道:“我江湖中人惯于不拘小节,倒是忘了这层,还请见谅……那在下便陪着夫人走回去吧。”
虽然对于与八派相关的人,玉微澜的感觉十分复杂,但面前的李琅玉却让她不想拒绝,也许是因为他一贯对自己的亲切与温和,也许是他那让人熟悉的笑容。
他们沉默无言地借着朦胧的一点月光,顺着暗夜里的街道,向离发生命案的邻街相反的方向走。
“夫人家住何方?离此刻有多远?”在走到岔道口时,李琅玉出声问道。
这里是隶属唐州的一座小城,玉微澜来这地方时间也不久,与秦卿拜堂的院子还是临时租的。他们原准备以后找一处适合隐居的地方再定居下来,自然还来不及对这临时的居住地了解太多,还没来得及熟悉其中的每条街巷,也不知金蓉蓉究竟是把自己带到了此城的哪个角落,只能推测出距离应该不近。
她思索了片刻才迟疑道:“我只记得……是在三合街附近,从那里出去约莫两三条街,便是许多食肆集中的双碾街。”
本以为李琅玉应该比她还要不熟悉这个地方,哪知他只是“嗯”了一声,便毫不犹豫地带着玉微澜朝东边走去。
“夫人也不是本地人?”玉微澜还在惊讶,已听到李琅玉问她。
她应了声,随口胡诌:“我是外地嫁过来的,不过夫君原本也不是这里人。”
李琅玉接下来的话,让玉微澜暗暗升起些警惕:“今日是夫人的大喜之日,为何会独自在此处?”莫非他说要护送,其实是对自己起了疑,所以打算不动声色地盘查?毕竟刚才邻街事发之时,她恰好在附近,还身着大红嫁衣,怎么看怎么诡异。
玉微澜越想越觉得自己刚才确实太过形迹可疑了些,无奈地叹气:“确实是大喜之日,可是刚拜完堂,就出了点意外……”她思索着用什么样的说辞会比较可信。
李琅玉却似乎并不关注这点,打断她的思索问道:“那新郎呢?为何不与你在一处?难道他并不重视你?还是说……便是他令你在新婚之夜独自在街头徘徊?”他说到这里,语气有些微冷,竟隐隐有杀气。
不得不说,虽然李琅玉最后一个猜测的意思不同,但离真相还挺接近的。她可不就是因为新郎的关系,被莫名掳来这里,然后还得摸黑走夜路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