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试鲜菇素烩面(第3页)
“噢,”晏云昭一看了然,道:“这是等高线。”
“登……高……县?”楼宿一字一顿地重复着她口中的那个词,更加不解,他并未听闻这翠良山有什么登高县。
晏云昭找了个小棍,开始在地上给他画示意图:“这个等高线的作用呢,就是为了提现出地图上山的高度。简言之,圈越多的山,高度便越高,不可贸然翻越,你看这两座山,同一水平线上有两道圈,这就说明呢,此处的高度是一致的……”
她滔滔不绝地向楼宿讲述何为等高线,越将越起劲:“本来吧我忘了工匠们看不懂这线,不该将它画上去,可标等高线这习惯一旦养成便手痒……”
晏云昭讲完等高线,将小棍撂在地上,长呼了一口气,心中满满的成就感:现代智慧又向古代迈进了一大步!
楼宿听着她的解释若有所思,这等高线设计甚妙,他从前博览群书,竟从未见过这种玄妙的绘图思想。
一下午,两人忙着筹备小店食材,晏云昭将灶房布置齐全,腾手和楼宿一道杀鸡洗菜拣蘑菇,又腌制了些辣咸酱做调味用,这样一来便应当可以迎客了。
望着远处层层叠叠的山峦,晏云昭有些惆怅,不知这第一位食客何时才来,若是今日无甚生意,她就下山接着卖蘑菇的顺当宣传宣传。
落日余晖投过树影洒下来,一位老者背着竹筐从山上艰难地翻下来,望着“翠良野味”的招牌驻足不前。
晏云昭见他停留,心下一喜,赶忙邀进了店内:“老伯,你想吃点什么?”
老伯望了望店内的两人,迟疑道:“这应该是食肆吧?”
“当然。小店采用翠良山上最原始的食材,新鲜美味。老伯你想吃什么尽管提,我肯定都会做。”
楼宿给老伯斟了杯茶,道一声请用,倒叫老伯有些坐立不安起来。他四下望了望,犹豫片刻,才将草帽摘下来放在桌上。
“那这价格……”
“您放心!这价格一定公道。”经过几天的考察,晏云昭早就对此地菜品的价格有了定数。
“那便给我做一碗素面吧。”
晏云昭应了一声,便去厨房忙活起来。
胡萝卜豆腐土豆细切成丁备好,加水小火翻炒慢炖,炒出鲜香浓汁;盆中倒面粉和水搅拌揉捏,密闭轻置片刻便拉长下锅,添水少许,炒至咕咚冒泡一齐倒入锅内,撒上青盐鸡精,削白的小葱切段一撒,一道“鲜菇素烩面”出锅。
鸡精能最大程度保留食材的鲜味,一锅滋味浓汤有胡萝卜土豆小葱添色,软嫩豆腐搭配劲道面条,丰富了口感层次。
浓香四溢,叫人闻了止不住的流口水。看着这色香味俱全的拉面,晏云昭满意的将它端上了桌。
老伯拿起筷子挑起一撮面,面条皎白,粗细匀直,送入口中的刹那,他眼睛一亮,狼吞虎咽吃完了。
“姑娘,你这面,乃是老朽此生吃过最鲜的!面条劲道爽口,底料鲜香恰到好处,如此美味的面,我定要叫邻里都来尝尝。”
老伯不留余地的夸赞让晏云昭心里乐开了花。
她虽法力低微,却因草妖特性,筋骨坚韧,力气也比常人大上许多,揉的面自然劲道爽滑,色泽白腻均匀。
老伯付了三十文,扣上草帽依依不舍地出了店,感叹道:“面的味道极好,就是店偏僻了些。姑娘为什么不去镇上开店?这样也好揽客。”
晏云昭不是没考虑过这一点,只是她觉得店铺开在镇里,不仅少了一分野趣,也难以上山及时获取食材,少了“野味”这一核心卖点。
再加上草妖天生嗅觉灵敏,山中之物有毒无毒一闻便知,也不必担心会采了毒物。
况且镇子里地价甚高,身无分文的晏云昭哪里有钱盘地呢?翠良山虽说是荒山,却也需要一份地契才盘下地,不过好在地处偏远,暂时也没有人来查,只得慢慢攒钱买了地契。
老伯听了她的解释,连连点头称赞,背起箩筐,回头留恋地望了一眼牌匾便消失在了远处。
翠良野味第一单,圆满完成!晏云昭抱起绒绒转了一圈,两人一猫就这样欢乐地打扫起小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