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开荒煲鸡汤(第2页)
……
近日天气愈发凉爽了,不日便要立冬,街上卖菜的小贩却多了。
对镇上的人来说,这可不太算是吉兆。这些大抵是秋冬的存粮,卖完了库存的这茬,后面便再难买到了。
晏云昭熟悉翠良这一脉的气候变化,春夏热,秋天暖和,到了冬天却严寒异常。
往日百姓们到了这个时节抢着买粮,晏云昭却不急。这恰好是种子最不值钱的时候,她悠哉悠哉到坊里买了些菜种子回去播种。
依旧翻地下种,经过把月的精心养土,土壤黑亮肥沃,或许正是如此,连带着平日散养着地边的土鸡都肥硕不少。
这次买了各式各样的菜种子,梨溪镇有的几乎全买了一遍,齐齐种下,覆上小符,只待成熟。
晏云昭隔几日再去看时,小符摸着温热,里面还渗着水珠,保温保湿效果很好。
“老大,灶房着火了!”
疏雨急匆匆的来喊,晏云昭听完,抄起一个水壶就冲进了灶房。
景明和晴溪正拿着两把蒲扇使劲扇风,灶房烟熏火燎,两个人忙的灰头土脸,灶台上的火势却越来越大。
晏云昭被熏的眼睛和鼻子都辣辣的,却无暇腾出手掩住口鼻,当即把水泼在了熊熊燃烧的柴火上。
火势蓦然小了,只留下一点滋滋的声响,灰烟却弥漫在整间屋子,几个人猛烈咳嗽起来。
四人本能的冲到外面将小店窗户尽数打开,终于贪婪地吸收到外面的新鲜空气,几个人瘫坐在外面大口喘着气。
“你们三个不是在厨房处理鸡肉吗,怎么把厨房给点了?”晏云昭又气又笑,幸好发现的及时,否则整间小店都有化作灰的风险。
景明呛到烟,猛咳了几声,顺顺气道:“我和晴溪炖鸡肉,想着柴火太小了,便用纵火术烤着锅,不慎把底下柴火全点着了,真是吓死我了!”
景明和晴溪脸颊灰扑扑的,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晏云昭生不出来气,只笑着掏出手绢给她们二人擦了擦脸:“怎地这么不小心?炖鸡肉便要用慢火,大火煮出来的鸡肉肉质干硬,汤汁也容易收干。”
“都怪我,这下给楼公子送什么吃的好呢?”景明满眼愧疚,垂下了脑袋。
晏云昭摸了摸她的头,宽慰道:“办法多的是。咱们再炖一锅也不是不行。”
“近来山鸡难打了,天气冷,不知道跑哪里暖和去了。不如就把院子里的乌鸡炖了吧?”疏雨提议道。
晏云昭想了想,此时也便只能这样,鸡汤不荤腥油腻,对病人最是滋补。
眼看天色渐晚,几个人便抓紧忙活起来,景明带晴溪洗蘑菇,疏雨备汤,晏云昭处理鸡肉,小灶房里紧锣密鼓。
这锅乌鸡汤里有红枣枸杞桂圆等寻常配料,晏云昭额外加了营养价值高的虫草菇、香菇、牛肚菌,切块煮汤,另少加了些中药材进去,既能补身子,又能添味。
不过药材加多了容易苦,煮久了也容易苦,此间火候必须小心着。黄芪当归薄片少许,大锅里慢炖着,肉沫捞了,肉也泛黄飘油了,就可以揭盖了。
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肉香,晏云昭闻了一口,自己也留了口水。这锅做得多,本也留作几人的暮食,便盛了一人一瓷碗上桌。
葱碎飘在汤面,有一点油花,枸杞红枣红润浮着,嫩黄鸡肉在汤底隐隐可见,看这色泽,这锅鸡汤定是火候恰好。
捞鸡肉入口,果不其然,油嫩溢汁,白嫩的鸡肉无需多咀嚼便在口中化开,肉气也汤底结合的很好,一点也不干涩。吃完鸡肉再喝一口浓汤,唇齿留香,热气沁人肺腑。
“嗯,自家养的鸡,果然香。”
“咱们日日五谷拌虾米喂着,也由着它们跑,味道自然极好。只不过可惜了这鸡尚小,若是再大些,肉质还要更耐嚼些。”
三草妖点了点头,一口一口喝着热汤,香得说不出话来。
单吃鸡汤,总觉得有些不大饱腹,晏云昭又去下了点细面,拾掇了几碟小菜。
煮好的面条捞在鸡肉里,拌一拌,也是极好的一碗汤面。
一番饱食,晴溪将鸡汤放进瓷锅里,提着匣子给楼宿送去,晏云昭便带着景明和疏雨继续下地干农活。
“地里的菜长得快,咱们近日要辛苦些了,浇完这么一大片地可不容易呢。”
不过三个人这么浇着,晏云昭又往挖了挖引水的水渠,让溪水更好流进地里一些。
这个时节水势已然小了,若是到了冬天,水源的问题还需尽快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