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致富先修路三(第3页)
中秋佳节,龙王庙因地方冲撞天君,依旧一片冷清,只有晏云昭摆的精致花糕和孩童们祭奠的一些果子白饼;而天君宝殿却热闹非凡,人多的走不开道,奠了花糕,听了会庙里道士请香祈福,也就出来了。
“怎的不许愿,听闻梨溪镇的天君殿很是灵验。”
楼宿侧头望向晏云昭,淡淡道。
“是吗?我一向对这些不是太感兴趣。天君那么忙,哪里顾得上我们这些凡人呢?不如不许。”
晏云昭背着手,一边孩子气地踢开了青石板路上的一块鹅卵石。
天君殿后面林子幽深寂静,路边都长了青苔,似乎很少人来过。
楼宿挑了块平整石头坐着,仰头望向她:“今日中秋团圆佳节,不想回家看看?”
晏云昭想起前些时日她哄楼宿说,家人在另一地方开着小食肆,想不到他还记着,不知如何回答,反问道:“那你呢?家中爷爷病重,也不去看看?”
楼宿低头笑了笑,把玩着手中的草不说话。
二人都没讨到好,晏云昭心情却不错,拉着楼宿采了一大把野花。景明几个人买完中秋糖画回来时,石头边的一簇花枝已经光秃了。
“喏,这个给你。”
晏云昭忙活半天,巧手拿那簇野花编成了一支花束模样递给楼宿。
“这个年代似乎还没有康乃馨,便拿这束花替代下,待会放进天君殿里,给爷爷求个平安健康。”
晏云昭口气轻松,楼宿却出神了片刻,接过花垂眸笑了笑。
“不如放在龙王庙,今日祈愿百姓多,天君大抵是听不到。”
“此话有理,那便依你。”
日暮之时,五人凑在一起热热闹闹吃了一顿团圆饭。红烧醋鱼、炭烤羊排、卤汁炖猪大肘、素脍酱牛腩、汤圆红豆粥……
一道道菜摆上桌,整个小店都弥漫着香味,简单却温情,中秋便也圆满了。
……
周密安排好一众开工事宜后,不日挂着“景区门票”的牌匾便立在了翠良山山脚,一条蜿蜒平整的上山石路渐渐成形。
前来游赏的众人大汗淋漓走至半山腰,见有一整洁食肆,心中一喜,纷纷进去落脚,饮一盏粗茶,吃一碗劲道爽口的拉面。最让人啧啧赞叹的,还是那个名为“汉堡”的美食。
翠良野味的营收足足翻了三倍,五人每天满足地看着钱两越积越厚,又找镇上手巧的木匠将小店扩张的扩张、翻修的翻修。绿植,安排上;大红灯笼,挂上;飘逸纱帘,悬上;手绘瓷碗,摆上……
除了经营翠良野味,晏云昭挤出闲暇时间,将小店托付给景明、晴溪和疏雨,带着楼宿去了南边那个龙王庙。
二人在城中七拐八拐不知道走了多久,直到周遭的景色渐渐荒凉,见屋子开始歪歪列了两排,才在土路尽头看到了县令口中的龙王庙。
庙门是一块腐朽的木板,门楣两侧雕着两条龙,轻轻一推便吱呀吱呀打开了。
院内也是一派破败景象,十余个不过十二三岁的孩童在地上踢着蹴鞠,最小的约摸四五岁,皆衣着褴褛,蓬头垢面,叫人一瞧就知道是野孩子。
注意到门口来了两个神仙似的人,那些孩童停住脚下的动作,呆呆地看着他们。
“哥哥姐姐,你们是来送吃的吗?”一个小姑娘瞪着一双水灵的大眼,怯生生走到晏云昭前面拽了拽她的衣摆。
晏云昭轻轻一笑,蹲下来戳了戳她的脸颊,见她手里还握着半个冷馒头,柔声道:“你平时就吃这个吗?”
像这般大的小姑娘,脸蛋最是滑嫩,晏云昭摸着她的一张小脸却布满冻疮和僵硬的皴皮,不禁心头一颤。
小姑娘听到问话,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