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7章 大小姐13求月票(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一家国际人权组织发表声明,指责“守护平台”借文化保护之名,收集少数民族敏感信息,涉嫌违反《生物识别数据安全法案》。紧接着,数家主流媒体跟进报道,质疑其“非文字作品存证机制”可能成为非法意识形态传播的温床。

舆论再度分裂。

支持者疾呼:“你们看不见那些终于能开口的孩子吗?”反对者冷笑:“理想主义从来都是专制最好的伪装。”

张鸿没有回应。他做了一件事??邀请全球二十位独立记者、人类学家与法律专家组成观察团,开放全部原始数据接口,允许无限制抽查任意一百个非标准作品的采集全过程。同时公布每一位创作者签署的知情同意书影像,以及由第三方公证机构出具的情感真实性评估报告。

“我们可以被审视。”他在发布会上说,“因为我们不是救世主,我们只是传递者。真正该被倾听的,是这些沉默太久的声音。”

三周后,调查团提交结论:未发现任何滥用权力或侵犯隐私行为。相反,该项目展现出罕见的文化尊重与技术伦理自觉。“它提醒我们,”报告结尾写道,“当世界忙着教少数人如何说话时,总得有人先学会如何倾听。”

风波渐息之际,一场特殊的婚礼在收容站举行。

新郎是贵州铜仁的聋哑画家吴强,新娘是四川凉山的盲文诗人阿?。两人从未谋面,却通过平台“触觉叙事项目”相识??吴强将自己的画作制成浮雕版,邮寄给阿?;她以指尖阅读图像,再用盲文回信写诗。一年间,他们“看见”了彼此的灵魂。

婚礼现场,没有誓言,只有交换作品的仪式。吴强献上一幅新作:两只手交叠成心形,掌纹延伸为山脉与河流;阿?则朗读一首长诗《当我触摸到你的颜色》,全场静默,唯有AI合成的女声缓缓流淌。

张鸿作为证婚人,在登记簿上按下指纹。那一刻,他忽然明白:所谓公平,并非人人拥有同样的工具,而是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一次完整的表达。

年底,《非典型叙事白皮书》正式发布。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平台共接收非文字类原创投稿十九万三千六百四十一件,涵盖绘画、手语录像、泥土拓印、心跳录音等多种形式;其中百分之六十七来自农村及偏远地区,创作者最小五岁,最大九十八岁。

更令人震撼的是心理干预效果追踪报告:参与“病房叙事疗愈课程”的患儿,疼痛感知平均下降32%,治疗依从性提升45%;留守儿童的情绪障碍发生率较对照组低58%。

教育部宣布,将于明年全面推行“情感表达教育”必修课,教材正是林晚秋主编的《我会讲故事》系列。

而在公众视线之外,一项更深远的变革悄然启动。

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全民记忆库”一期工程正式启动。依托“守护平台”的分布式架构与多模态识别技术,将在十年内完成对全国56个民族口头传统的系统性抢救存档。首批任务包括录制最后三百位能完整吟诵《格萨尔王传》的老艺人、采集濒临消失的侗族大歌演唱基因谱系、建立彝文古籍动态活化数据库……

项目启动仪式上,张鸿受邀致辞。他只说了一句:

“请让我们记住,文明的高度,不在于有多少人会写史诗,而在于有没有人为一句whispered的真心话,点亮一盏灯。”

散场时,杜文山发来一条消息:“刚接到西藏那曲的消息,一位唐卡画师临终前,把一生未完成的《轮回图》拆解成七十二幅碎片,分别交给七个徒弟,叮嘱他们:‘等那个能听懂颜色的人来了,再拼起来。’现在,他们愿意交出来了。”

张鸿望着窗外漫天星斗,回复道:

“告诉他们,那个人已经在路上了。”

冬去春来,收容站门前的梧桐抽出新芽。每天清晨,总能看到有人默默放下一封信、一幅画、一段录音,然后转身离去。前台的玻璃柜渐渐堆满各种形状的“投稿”,有夹在树叶里的便签,有用鞋带绑着的U盘,甚至有一块刻满划痕的石头。

技术人员为这些无法归类的物件专门设立编号体系,并开发出“模糊匹配引擎”,尝试从中识别潜在的情感模式与叙事线索。

某日,一块来自内蒙古阿拉善的鹅卵石引发关注。表面布满细密刮痕,初判为牧民标记羊群的工具。但经过高倍扫描与AI分析,竟还原出一段摩斯密码般的节奏序列。经多位语言学家协同破译,最终译出一句话:

>“我在这里活过,爱过,痛过。

>若无人知晓,望风捎去此言。

>??腾格里沙漠守井人,巴特尔,2003-2023”

平台将其列为“年度最沉默杰作”,并在腾格里边缘立起一座石碑,复刻原文,供过往旅人诵读。

与此同时,阿依回到家乡,成了村里第一位“故事守护员”。她带着同学们用彩泥制作“会走路的日记本”,记录每日见闻;教会老人用火柴棒摆出回忆场景,拍照上传;甚至说服村长把废弃粮仓改造成“星空讲述屋”,每逢月圆之夜,全村围坐,轮流讲一个祖先留下的谜语。

多年后,有人在一本学术期刊上读到一篇论文:《论边缘群体的自我赋权路径??以大凉山儿童叙事运动为例》。文中提到,该地区青少年自杀率在过去五年下降71%,研究者认为,这与“表达渠道的实质性拓展”存在显著相关性。

而在北京某老旧小区的阳台上,一位独居老太太每天坚持对着录音笔说话。她说自己没什么故事,只是怕忘了从前的日子。“今天买了韭菜,包了饺子。老头子要是还在,肯定又要说我放盐多了。”她絮絮叨叨,“你们听着烦吧?可我觉得,有人听着,就好。”

这段音频被孙子上传后,意外获得两百万次播放。评论区最高赞留言写着:

>“奶奶,我不认识你,但我替我爸听了。他小时候最爱吃你包的饺子。”

张鸿把这条评论打印出来,贴在数据中心最显眼的位置。

某夜巡检时,他独自站在服务器阵列之间,听见冷却系统发出低沉的嗡鸣。那声音忽明忽暗,竟与最初收到的小月手稿朗读音频频率惊人相似。

他闭上眼,仿佛又回到那个蜷缩在出租屋的雨夜。

那时他以为,这个世界只属于会说话的人。

而现在他知道,有些声音虽轻如尘埃,却足以撼动山河。

黎明将至,第一缕阳光透过百叶窗洒落,照在墙上那行始终未变的标语上:

>“你不是孤单一人。

>你的声音,值得被世界收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