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第2页)
大家都支持这个决定。
后金的精锐在萨尔浒之战,包括在赫图阿拉之战中,几乎被叶全城消灭殆尽,余下的都是残兵败将,战斗力不强,不值得大家重视。
目的是,趁后金皇帝没有逃远,紧紧追赶,最好把后金皇帝活捉,不能活捉,也要见到他的尸体。
这样回军以后,可以向皇上禀报,打了一个全胜之仗。
第二天行军之前,太子命令叶全城由先锋转为殿后,叶全城有点不太习惯,不过太子的命令已经下达,叶全城无力改变,只好带着士兵随在大军后面。
这下,叶全城部队里的怨气更盛了。
老子们舍生忘死,拿人命换来的成果,被你们给摘桃子了?
你们觉得后金的精锐被我们打完了,余下的残兵败将不足为奇,所以,抢在我们前面,想独吞战利品,连口汤也不给我们喝?
作人不能太不讲道理!
叶全城吩咐大家,一切行动听指挥,太子这样安排一定有他的道理。我们打了两场胜仗,身体乏了累了,需要得到休息,缓冲一下,让别人试试。
将来我们还会再打硬仗的,大家养足精神,千万不要泄气。
其实,叶全城心里最明白,哪怕自己打败的残兵败将,让明朝军队遇到,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后金士卒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精于骑射,来去如风,而明朝军队,只有极少数的骑兵,余下的全是步兵。
使用的武器还是刀枪等冷兵器。
而敌军隔着一百米就开始射箭,刀枪能隔着一百米打到后金骑兵的身上吗?
遇到后金骑兵,还不是被动挨打,用人命填充武器之间的鸿沟。
就让太子嘚瑟一会儿吧,让他们也与后金的士卒打几仗,见识一下后金骑兵的厉害之处。
只有他们碰了墙,撞得满脑袋是血,满脑袋是包,他们才能认识到,老子打的仗是如何的重要。
别看老子用一万打八万,只损失十几人。
你们遇到后金骑兵,能打一个三比一,五比一的战损比都算是好的。
当然了,在没有遇到后金骑兵之前,太子踌躇满志,觉得天下所有的士兵都不过如此,遇到明军望风而逃,明军将会所向披靡。
向北行军百里左右,有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城市叫七里堡。
这儿是女真的集市,是商品集散地,百姓们也不少,至少比其他城市更像一回事儿,不是那么的荒凉。
三皇子朱武林作为先锋军,最选抵达这里。
一到城下,他就命令士卒们搭攻城梯,准备攻城。
在他们攻到一半的时候,七里堡的城门突然大开,从城里面冲出五千人马,截断三皇子的后队,将一万人马分割成两断。
一半人还在攻城,这时候不上不下的,处境十分尴尬。
另一半的人与三皇子脱离,没有人指挥,像无头苍蝇似的满地打转,组织不起来有效的进攻,只能被动挨打。
战场上,箭如飞蝗,骑如穿梭,每次骑兵一个冲锋过来,就有十几人倒在血泊之中。
原本在一起的几千明军士卒,被后金骑兵切割成几段,如截蚯蚓似的,被后金骑兵一口一口吞掉。
攻城的士卒们退下城墙,想回过头来与后队取得联系,根本不可能。他们被另一波骑兵紧紧咬住,自暇不顾,哪里还有余力拯救他人!
战斗从早晨持续到晚上,最终在天黑之后,看不清东西,双方才收兵罢战。
三皇子清点战场,心痛到不能呼吸,仰天长叹:天要亡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