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节 理智与情感(第2页)
他们十六岁就认识了,齐思十六岁就跟着他,至今已有二十个年头。
二十年,对于一个三十六岁的女人来说,这个时间已经占据了她所有已知人生的大半,也就是说她走过的生命历程中,有超过一半的时间是与这个男人共度,从她情动之始,这个男人便一直存在,只到进入婚姻,只到此时。
二十年的时间,齐思从一个懵懂的女孩变成一个成熟的女人,她从来没有过任何遗憾,母亲的过世如果说曾经是唯一的缺憾的话,那么婆婆的到来足以填补,她用母亲的心一直疼爱着她,这让她既感激又感动,发誓要以亲生女儿的身份给她尽孝一生。
二十年的时间,齐思陪着李浩东从一个男孩变成一个男人,然而,这个男人除了生理特征在成长,心智却仍是没有多少变化,一样的爱玩、爱挥霍,一样的自私、霸道。公婆一直对齐思心怀愧疚,说从小宠坏了这个臭小子,然而齐思是一个明白事理的女人,她知道这是她的选择,所以她便要承担这个男人的任何缺点,甚至缺陷。就像货物卖出,银货两讫一样,纯粹是买卖双方的自愿行为。
齐思的懂事让公婆越发的疼爱,他们埋怨儿子不成材的同事把更多的疼爱加注在了齐思的身上,仿佛想替儿子弥补。
齐思明白他们的心思,对这一切也心怀感激。
其实,说出“离婚”的那一刻齐思便后悔了,公公是因为护着他才受的伤,她怎么能够再次伤他们的心呢。
公婆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无非就是为了保持这个家庭的完整,他们不想这个家因为李浩东这个不孝子而散了,他们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挽留齐思,来笼络她的心。
齐思一直明白,所以她从来没有动过离婚的念头。
可是,在那么真实的一刻,李浩东的狠、绝仍是让齐思伤心了,二十年的时间竟无法改变这个男人骨子里的狠、绝,齐思觉得自己非常悲哀,二十年的倾心付出与无怨无悔,换不来这个男人哪怕一丝一毫的感激与回馈,这让齐思情何以堪,而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李浩东的狠绝竟然用在了家人身上。
李浩东拿着匕首架在齐思脖子上的那一刻,她没有害怕,也没有想过离婚,因为她想至少他没有真的捅死她,当李浩东给了齐思一巴掌的时候,齐思也没想过离婚,因为她想至少他没有再挥出第二下,但是当李浩东丧失理智把公公推翻在地,让一个老人,这个老人还是李浩东的亲爹躺在地上痛苦哀号的时候,齐思的理智崩溃了。
她大声的喊出了:“离婚”
她的心痛了,她觉得李浩东是如此的陌生,已经不再是那个自己相伴二十年的人,甚至已经不是人。
试问一个正常的人怎么可能如此对待自己的家人。
那一声怒吼把李浩东的理智拉了回来。
他乖乖地在医院照顾着老爷子,借机也安抚着齐思激动的情绪,一切终于慢慢地回到原点,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然而又些裂痕存在于心底,没办法轻易抹去。
在这个多事之秋,有一个人开始沉不住气了,这个人就是王丹。
自打李浩东与她回了一趟家乡,王丹就打心眼里把李浩东当成了自己人,然而李浩东回去后,却像是失踪了一般,接连好几天都没有音讯。
王丹打他电话,不是关机就是无人接听,这让王丹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两人的关系正好着呢,按理说李浩东不可能突然不理睬自己的。
按捺不住的王丹找到了夜总会的老板陈五打听李浩东的事情,陈五却也不知道内情,只知道李浩东的老爸住院了,他在医院忙着当孝子。
陈五说要去看望老爷子,王丹也要去,陈五本来不想同意,王丹发誓绝不乱来,只不过看一眼李浩东和老爸子就走。
陈五事先联系了李浩东,得到李浩东的默许后,带着王丹去了医院。
王丹倒也乖巧,安安静静地提了水果栏,说了几句祝叔叔身体早日康复之类的话,便与陈五一起离开了,她没有跟李浩东说一句话,连一个眼神也没有给他。
李浩东以为王丹是奔着自己来的,没想到她真的是来看老爷子的,这让李浩东心里有点不舒服了,于是王丹一走,李浩东的电话便来了。
王丹目视着手机屏幕,上面的“老公”两字,显示出正是李浩东的来电。
她冷笑两声没有接,任由手机固执地响着。
铃声持续地响了几次,王丹都没有接听,反而是若有所思地盯着手机发呆。
王丹没有接电话,李浩东非常生气,他快要丧失理智了,他恨不得立马找到王丹给她一巴掌,让她知道不接自己电话的下场。
就在李浩东拿了外套准备出门的时候,齐思来了。
齐思的到来,让李浩东的理智归了位,他殷勤地给老爷子消水果,擦身子,端屎端尿。
李浩东的表现,让齐思彻底放心了,她安慰自己,李浩东还是不错的,是一个孝子,那天的情况只是无心之失,是他丧失了理智,一时的情绪失控,他并不是有意而为,一时冲动是可以原谅的,毕竟谁都有意气用事的冲动时刻。
没有人比李浩东更了解齐思,他知道齐思此刻的更加什么意思,她原谅自己了,这件事情总算彻底地过去了,婚姻的危机也解除了,齐思断不可能再提“离婚”两个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