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丰收3(第2页)
唐甜甜也没敢躺太久,毕竟现在人人都在地里忙碌着秋收,她可不敢搞特殊。
又干了一下午,听到下工的锣声,唐甜甜饭都不想吃就拖着疲惫的身子回了小院,没一会功夫沈卫东就拿着饭盒回来了。唐甜甜看沈卫东还挺精神的,不像自己蔫了吧唧的。
唐甜甜看了看饭盒里的饭菜,没有中午的丰盛,土豆米饭和一道炒大白菜,没滋没味的,唐甜甜拿了一罐豆豉鱼出来,用鱼肉和豆豉汤汁拌饭吃。
秋收是重体力活,肚子里必须有点油水。
房子外面炊烟袅袅,房子里头唐甜甜和沈卫东各坐一边,各自拿着饭盒吃着,不时的说两句话,说不出的温馨。
日出日落,一晃又是几天过去了,大队的谷子也收到差不多了,晒场上晒满了金黄的稻谷。
留在晒谷坪的老人或者小孩,用木耙把稻谷推开,平铺在地上,时不时的翻晒一下,大概晒个三四天,再用风车把秕谷去掉,就可以收粮仓了。
徐大娘还有几个老太太拿着竹耙子把地上的谷子翻了个面,见一边有鸟儿来吃谷子了,连忙喊了一声:“虎子,赶鸟去。”
树荫底下有几个孩子在玩,听见喊声立马冲了过来,嘴里还念叨着:“臭鸟,赶紧走,别吃谷子。”
吃谷子的鸟儿受惊,扑棱着翅膀飞走了。
晒谷场边上楚老太凑到赵琼芬身边,关心的问道:“吴家媳妇,你男人的腿好了吗?”
赵琼芬回头一看是楚老太,笑着道:“谢你老关系,好多了,已经可以下地了。”
楚老太满脸皱纹的笑着道,“那就好,年纪大了,容易烙下病根,可得好生养着。”
“可不是嘛。”赵琼芬笑着敷衍。
楚老太抿了抿嘴唇,又接着道:“还是你好啊,三个孩子都这么成器,以后就等着想儿孙福咯。”
赵琼芬客套的摆摆手,道,“享什么福?少给我找麻烦就不错咯。”
楚老太继续深入,道,“你家老大可是个不错的小伙,谁家姑娘要是嫁给他,日子准错不了。”
赵琼芬怎么会不知道老太太在打什么主意,她虽然看破,但不想说破,毕竟自己儿子对楚静可是压根不喜欢。
“楚奶奶,你是不知道,我那儿子脾气倔着,主意大,根本就不听我们老两口的话。哪家姑娘嫁给他啊,可有罪受咯~~”
楚老太三角眼里泛着精光,“那你就给他找个厉害点的媳妇呗,让儿媳妇管着他,保准他就是孙猴子也跳不出如来佛祖的五指山。我跟你说啊,这儿媳妇可得挑好了,不仅要知根知底,还要找个合你心意的,这样婆媳才能一条心——”
赵琼芬牵强的笑了笑,打着哈哈道:“那是,那是。”
楚老太突然直接问道:“你觉得我家静丫头咋样?”
赵琼芬尴尬了咳了两声,继续敷衍道:“这个嘛,谁不知道楚静这丫头是村里最漂亮的姑娘了。”
楚老太可不放过她,又道:“那给你做儿媳妇行不?”
赵琼芬实在是装不下去了,收起假笑,认真的道:“你孙女虽然好,但我儿子不喜欢,我们两家是成不了亲家了。”
说完她不给楚老太再说话的机会,站起来就朝徐大娘她们那边走去。
楚老太看着她的背影重重的叹了口气。
————
和楚老太截然相反的是大队长徐红兵的心情,
试验田每亩多产出近150斤,这个数字,让徐红兵激动万分。
一亩就多产150斤的粮食,那十亩地,一百亩地呢?
而且,按唐甜甜的稻田养殖计划,不光粮食增产了,还有稻田里养的鱼和鸭都为村里创造了收入。
两亩地就有400来条鱼,上百亩的稻田,能养多少鱼?
这些鱼虽说他一斤就卖5毛,可量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