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字字珠玑的作品众文人绝望(第2页)
“青天不照寒士月,黄江有情暖人心。”
听完吴秉德的朗读后,虽然围观的群众们仍然不满抗议。
但是场内的一众文生,却都一个个缄口不语,再无半点不服。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虽然乌诗娅这首绝句,只有短短四句。
但几乎字字珠玑,每一个字,都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中。
其诗的前两句,是借今讽今。
君王案前盏非印,将军孤冢昨似今。
讽刺的,便是大夏国君刘钦元,终日不理朝政,只知声色犬马。
而有心作为的镇北王谢无双,却只剩下一座孤坟枯冢,为世人所遗忘。
而后两句,更如同杀人诛心一般。
大夏的青天百日,无法照亮天下寒士心目中的寒月。。
反倒是西域黄沙王朝的江水,更有人情之味,更暖凡人心腑。
即便大夏的文人们,再怎么心有不甘,再怎么文人相轻。
听了乌诗娅的这首诗后,也不由得发自内心地彻底倾心拜服。
因为,他们心中想说而不敢说,想说却说不出口的话,被一位西域女子的四句诗,完完全全阐述得淋漓尽致。
他们,又如何能不心悦诚服地服输呢?
“不愧是西域第一才女,果然才华横溢,惊世骇俗!”
上官明达直接扔下手中的笔,苦涩笑道,“此诗之绝妙,足矣让我闭门苦修三年。”
“在下服输,不敢献丑,就此告辞。”
有了上官明达第一个带头,其余一众文人,也纷纷都打起退堂鼓。
所有人都放下笔主动弃权,如同斗败的公鸡般灰溜溜地离开。
因为乌诗娅的这首诗,不仅让他们感到难以逾越的窒息感,更是击溃了他们的心理防线。
人家的诗,说得一点都没错。
现在的大夏,就是一个这样的世道。
君昏臣佞,贪官便地,阿谀谄媚之辈顺风顺水,刚直不阿之人饱受欺凌。
这样的大漠,有何值得他们效忠。
即便真的绞尽脑汁,侥幸战胜乌诗娅。
也无法改变君王案前盏非印、青天不照寒士月的可笑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