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 重逢是一种修辞(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二十二章】重逢是一种修辞

每一次的巧遇,一定是有一个人在偷偷地努力。

《木兰》出到第四本,便停了下来。准确地说,是许愿主编的《木兰》停了下来,这套书在市场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优质品牌,远洋出版认为这个品牌有机会做得更主流,于是换了一位知名度更大、更有影响力的作家来担任主编。

许愿在博客上发布了退出《木兰》书系的声明,数百名网友留言安慰他。幽灵公主也担心地给他写来长信,希望他不会被这样的现实击溃。

出乎意料的是,许愿非常淡然地接受了这件事。他跟幽灵公主解释道,自从他决定把《木兰》的品牌所有权签给远洋,便已经做好了换帅的准备,这是《木兰》在发展的路上必经的变化,但把这个项目做成了,实现了自己的心愿,那么未来是不是需要一直陪伴着这个项目,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幽灵公主:一点儿都不觉得可惜吗?

阿西达卡:一点儿都不,但并不是不爱这个项目。

幽灵公主:你付出了很多心血。

阿西达卡:所以它现在枝繁叶茂,说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嘛。

幽灵公主:可“木兰”不是你心中的木兰路吗?

阿西达卡:呵呵,但木兰路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呀!《木兰》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存活下来了,我陪伴它的缘分也到此结束。对我来说,也应该再仔细想一想自己的职业规划了,我并不认为他们把我换了是多么不堪的举动,反而我认为他们足够尊重这个品牌,并且愿意投入更多的力量把它做得更好。那么对我来说,好像更让人兴奋呢!

幽灵公主:你长大了。

阿西达卡:说得你好像以前见过我似的。

幽灵公主回了一个笑脸。

许愿又打开博客。他的博客聚集了很多网络文友,大家借助他的阵地交流着文学与写作经验,他也在博客上实时更新关于《木兰》的最新进展。从最初想要通过博客找到苏暮雪,到回忆两人走过的木兰路,再到有了创办《木兰》的念头,许愿的博客“许愿池”变得像个真人秀,让网友们亲眼见证了《木兰》的诞生,面对他的退出,众人不无感伤。

在一大片留言里,有一条吸引了他的注意:许愿,吃过你几年白食,回来报答你了,希望可以联络上你。

ID名为“睡在你上铺的兄弟”。

他给这ID发送了一条私聊:你是……

对方马上回复了:死鬼,我是跟你睡了四年的上下铺,科科,我在北京。

许愿对着电脑笑了出来,原来是当年联大的舍友刘科科,那个经常抢走他的饭卡、古灵精怪的小男孩儿,他是626唯一非中文系的学生,学计算机的,给大家当了四年电脑维修员,毕业后他去了美国留学。

许愿记得刘科科是宿舍里第一个离校的,走的那天抱着许愿哭个不停,许愿拍着他的背哭笑不得:“别哭了,让他们看到,还以为我把你怎么着了。”

他走以后,这几年也断了联系,没想到他已经回国,也正巧在北京。

他回复道:死鬼,这么巧!我也在北京,饭卡在手,快来抢。

在刘科科的建议下,两人约了在丽都附近吃饺子。

正是饭点,饺子馆里一片喧哗,许愿一眼就从人群中认出刘科科来,还是那么瘦,脸上的机灵劲也没变。

两人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几句寒暄话之后,饺子上桌。他们之间仿佛没有时间的断层,直接切换到了626宿舍模式。

许愿:“这些年,你还好吗?”

刘科科:“好,也不好。不提了,不管怎么样,都熬过来了。人嘛总是在前行,城市也是,我这次回来发现国内变化挺大,今年奥运会要在北京举行,未来的发展空间更大,我希望有机会能留在北京!”

许愿:“那你应该已经开始找工作了吧?以你的学历应该很好找。”

刘科科:“这就是我想跟你聊的,我不打算找工作。”

许愿:“不找,你喝西北风啊?”

刘科科:“我打算跟你混!”

许愿:“什么?你说笑的吧,当年抢我饭卡还不够!”

刘科科:“你听我说嘛,这几年其实我一直都关注着你的动向,甚至把你的博客设置成了我的浏览器首页。以前我了解不够,现在才知道原来网络上有这么多热爱文学的人,我研究了一下现在的传统出版业,其实已经在慢慢走下坡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网络阅读,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多人热衷于手机阅读,而网络写作也变得更严肃、更职业,互联网的文学阵营,其实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群体。我在想,既然你退出了《木兰》书系,那有没有可能我们创建一个名叫‘木兰’的文学网站,提供一个全新的网络平台给热爱文学的人?我关注了《木兰》书系的诞生过程,太不容易了,但那是传统出版,如果能有这么一个权威的文学网站,也可以给这些作者提供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带来的成就感也是一样的。你的博客有这么好的粉丝基础,而你又是《木兰》的创始人,咱俩联手,你做内容,我管技术,何乐而不为呢?”

许愿沉思了片刻,笑着说:“听起来不错,但互联网烧钱那么厉害,咱们这个网站怎么赚钱呢?”

刘科科:“咱们可以做付费阅读,也可以与传统出版社合作。网上有很多大神级的写手,咱们把他们招至麾下,成为我们‘木兰’的特约作家,未来版权管理越来越规范,木兰能拿下这么多作品的版权,分分钟能变现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