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停车暂借问(第3页)
夏舟抬头,看着他。
“进来吧。”他说。
夏舟站起来,有些激动,一脚迈进去,差点儿因为腿软而摔倒。柏千阳扶住了她。
他煮了两碗面,切了几片火腿,煎了鸡蛋,两个人面对面坐着吃了起来。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柏千阳第一次做饭给夏舟吃。
“你什么时候来的北京?”他饿了,自顾自地吃着,也没看她。
夏舟:“来了一段时间了,刚把工作落实,在一家留学服务中心做英语培训。”
“你打算一直待在北京了?”
“嗯。”
“北京有什么好?”
“北京有你。”
“你怎么就不肯放过我呢?这么多年了,这是孽缘,我俩好不了的。”
夏舟不说话,继续吃着面条。
“你怎么才肯走?”柏千阳看了她一眼,继续问。
“等我把以前造的孽还完了就走。”
“你还不完的,苏暮雪现在在哪儿,连我都不知道,你怎么还?”
“那我就还给你,我搬过来好不好?给你洗衣、做饭,像以前那样照顾你,好不好?你别让我走了,我能帮你的,我爸现在对我很好,给了我钱在北京买房子,我们以后不用租房了。只要我能在你身边,我什么都给你!”她说的时候很激动,手上的伤疤像道闪电。
“这是什么?”柏千阳握住她的左手,盯着那道疤。
“你刚走的时候,我撑不住了!”她随即紧张地抽回自己的手,拼命解释道,“但你放心,我现在已经没事了,几年过去了,我已经不想死了。我现在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找到你,对你好,弥补我以前做的傻事,不是为你,是为我自己,我这么说可能挺自私的,但我没办法。我现在挺想活着的,如果能弥补点什么,我就会好过一点儿,偿还得越干净,我越有勇气活下去……”
柏千阳不说话,吃完了面条,喝完汤。他见夏舟也吃完了,于是把两个碗拿去厨房,打开水龙头清洗。
夏舟坐在餐桌边,听着厨房的水声,不知所措。
“你搬过来吧。”厨房里传来柏千阳的声音。
许愿在出租车上收到了柏千阳的短信,他说他跟夏舟又在一起了。没想到上次的不欢而散之后,他收到的第一条短信是这个。
许愿并没有很意外,他一直认为夏舟不会这么轻易地从柏千阳的生活里消失。他问为什么?柏千阳过了很久才回了一句:我太孤独了。
许愿知道柏千阳的意思,拒绝他的邀请,从骄阳辞职,这对柏千阳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柏千阳曾不止一次地跟他强调过“只要有你在,我至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柏千阳想必对他很失望吧。
因为他突然发现,无论我们的友情多么深厚,无论曾经信誓旦旦地承诺过什么,最终我们都要孤独地面对这个世界。许愿是一个人,柏千阳也是一个人,马路上这么多人,其实他们都是一个人。
许愿想了想,回了一句:希望你们一切都好。
这时出租车已经到了远洋出版公司的楼下,许愿准备好了相关的资料给远洋出版的杨总提案,这是目前对《木兰》最有兴趣的一家公司。杨总是个有文艺情结的人,原本对许愿在骄阳工作过的背景有些顾虑,他很反感骄阳在出版圈横行霸道的做派,后来听说许愿为了《木兰》从骄阳离职,心里有些赞许,便亲自打电话给许愿,约他见面聊聊。
杨总的办公室陈列了一些古董与木雕等小玩意儿,在落地窗能见到楼下环线上密集的车辆。他看过了《木兰》的书稿,又仔细研究了相关的文案,眼神里满是欣赏。他泡了工夫茶,娴熟地给许愿斟上。
“杨总,我的计划是,每三个月推出一本,每一本都有自己的主题,比如已经筹备得很完善的第一本,主题是‘回家’。从几百篇稿件中我最终挑选了这三十篇,来自境遇不同的三十个人,他们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作家,但对于文学的态度是非常虔诚的,大家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回家’这个词,写出的都是真情实感。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个居无定所的流浪歌手,他是安徽人,在北京的地下通道唱歌已经十年有余,这是他在我的博客上看见征稿启事之后,投来的第一个稿件。他的文字很朴实,但很动人,而且他说,家就是一个永远想念但永远抵达不了的地方。这句话打动了我。当然,其他的作品也都很好,只市面上有很多畅销书,但并不代表大家不需要这些,中国这么多爱书的人,总有一部分人是在期待我们的。”许愿这番话已经跟很多出版公司说起过,大家都很认同,但最终同意出版的并不多。
“文稿我都看了,我觉得很好,也愿意出。不过,创建一个新的图书品牌是有风险的,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与资金,所以我只有一个要求,《木兰》书系的品牌所有权必须在我们远洋,不然万一第一本反响不错,第二本你又拿去给骄阳出,我们怎么办?”杨总开门见山地说。他并不像其他出版商那样绕来绕去,这让许愿好感倍增。
“谢谢您的认可,但《木兰》这个项目我倾注了太多心血,我有义务对它负责到底,所以……”
“你不用担心,远洋会善待这个品牌。你作为这套书系的主编,只用完成创作上的工作即可,其他的部分由我们来操心,对于你和这些作者,难道纯粹一点儿不是更好吗?”杨总说话的时候习惯看着许愿的眼睛,这样让他看起来很真诚。
“杨总,我需要时间想一想。”
“好,我给你一些时间,《木兰》值得多花一些时间。”
许愿起身跟杨总握手,告辞。
走到电梯口,手机又有信息,他打开一看,又是柏千阳。他说:兄弟,我找了萧天翔,他答应了我,正式启动新的作家孵化计划,由我主导,跟老妖婆无关,虽然没有你的帮助,但仍然希望得到你的祝福。
许愿回了一句:恭喜你。然后收起手机。
电梯门打开,他犹豫了一下没有走进去,电梯门又合上了。
他转身往回走去,快步走到了杨总的办公室,敲了敲门。杨总打开门,见是他,还以为他落下了什么东西。
“杨总,我想好了,就按您说的办吧,马上启动《木兰》!”